近日武汉警方破获的假药案,让百度再陷“竞价门”:一盒假药,成本31元,最终售价660元,其中高额利润并没落进假药制售者的口袋,有75%左右交给了著名搜索网站:百度。这些卖假药的花大价钱去百度竞价,削尖脑袋去占领关键词搜索排行榜上的靠前位置,忽悠更多的消费者。
这条新闻让人觉得似曾相识。2008年底,有媒体披露,百度竞价排名导致搜索结果不公正,劣药假医排名靠前,误导患者花了冤枉钱,还延误了病情。时隔两年,这不由得让人好奇,怎么又是竞价排名?怎么又是百度?
这种竞价排名的方式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人们会问:一个影响力如此巨大的网络平台,起码不能成为卖假药者的舞台吧?
数据显示,搜索引擎已成为我国2.5亿网民查询海量信息的入口,直接影响着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这就使搜索引擎具有了相当的公共性。对百度这样一个占据中文搜索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搜索公司而言,对自己发布的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假如认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没有审查、核对的义务,谁给的钱多,就往前排,这肯定是一个自砸招牌的做法,不仅会丧失公众信任,最终还有失去竞争优势的危险。
据称,2008年被曝光后,百度对广告客户资质进行了全面审查。可从此次“竞价门”来看,百度的审查措施显然不够完善。当然,面对每天需要处理的海量信息和广告,审查和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有难度并非不可为。比如,是不是应该更为严格地审核广告主的资质呢?尤其对食品、药品等影响消费者健康乃至生命的广告和信息,更该格外重视,应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同时,应该建立有效的投诉、反馈系统,让消费者可以对违法广告、信息进行投诉,网站进行核实后,及时做出处理。这样,不但可以借力弥补审核漏洞,而且还能减少对消费者的伤害。
此外,对于网络假药广告和信息的甄别难题,需要互联网企业负起责任,更需要工信、食品药品监督等政府部门共同破解。如何形成一个有力的联动系统,协调共管,尤为重要。
当然,企业自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效的他律是不可或缺的。有关竞价排名的问题不断,说明搜索引擎行业发展的外部机制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和相关协会应加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