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家里一个月买菜只要花二三百元,而3年后的今天,一个月下来,起码要花上七八百元。”日前,记者在上海浦东博兴路正育菜场遇到了前来买菜的冯阿姨。她告诉记者,以前大部分蔬菜只要几毛钱,而现在几乎很少有几毛钱一斤的蔬菜了。如今,食用油、肉、菜、鸡蛋、大米等日常必需品“一路看涨”,丝毫没有回落的迹象。“现在家庭主妇都不好当了。”她说。
“以前,10元能买两盒丰盛的快餐,而现在同样买两盒饭,不是分量‘缩水’就是质量下降。”冯阿姨无奈地说,现在10元在菜市场能买什么?只能买2.5斤番茄,1斤大蒜,或者3两多排骨。
她表示,之前肉比菜贵,就寻思着多吃菜少吃点肉,而现在连菜都快吃不起了。“3年前,1斤番茄只要1元左右,去年也只要2.5元,现在要3.5元至4元。”
对于菜价飞涨的原因,她也经常去问菜贩。“产地遭灾了,生产成本、运费等都在涨,菜价也就跟着涨了。”对于这样的答复,冯阿姨也疑惑“涨得太快了”。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位菜贩陈先生,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不是常摊,摊位费能省下一些,这样自己的菜价相对来说还便宜些,但是由于汽油价、进菜成本不断上升,成本折进去后,自己没多少钱可赚。
面对不断上涨的菜价,业内人士认为,从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向农贸市场(或超市)中,多个环节成本上涨,是蔬菜价格飙涨的一大重要环节。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场分析师马晓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摊位非常紧缺,而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垄断定价权。“很多批发市场会采取拍卖方式出租摊位,那些稀缺的摊位会遭到哄抢,往往拍出很高的价位,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摊贩的成本。此外,一些摊贩为了能中标摊位,给管理者的‘好处费’也会纳入自身成本中。”马晓春说。
此外,他告诉记者,楼价飙涨的同时,也导致房屋出租价格大幅上扬,大大提高了摊贩的经营成本。当前,摊位费、出入费、卫生费、管理费等纷纷推高了蔬菜的“出场价”。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也纵容蔬菜配送公司大幅加价。马晓春告诉记者,蔬菜配送公司是衔接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终端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的纽带。一方面,配送公司方便了终端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和批发市场蔬菜的购销,但另一方面却“物理”阻断了终端市场商家对菜价信息的获得,一些蔬菜公司利用“承上启下”的优势大肆加价。“经过批发市场和配送公司等多轮加价后,最终都会直接传导到菜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