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超市货架上排满百元贵油,消费者不禁发问:往后食用油会不会更贵?生产企业众口一词:是原料成本上涨抬高了食用油价。然而,除了原料涨价,还有多少隐性因素在助推着油价上涨?
知名食用油企业欲再涨价
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市场调控。
不少消费者都将此理解为安民告示,认为食用油价有望稳定。
然而,一纸通知对于市场价格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呢?目前,来自国内几大知名食用油品牌生产企业的信息显示,不排除再涨价的可能。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部长束建群对记者表示,企业对于通知十分重视,但价格最终还得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受原料价格等因素影响,终端售价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后的一种结果。深圳南顺油脂公关经理马晓梅也说,涨不涨要研究实际情况来定。
前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永泉教授认为:“食用油价格由市场因素决定,不是政府说了算的。”
据日前由中国农业部发布的2007年9月油料市场监测信息显示,9月份国际大豆期货行情创下3年来最高水平,豆油期货也创历史新高。9月底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二级花生仁批发价格8030元/吨,同比高36%。截至今年10月,我国食用油零售价同比高出30%,基本与原料涨幅同步。
消费者疑企业串通涨价
自今年4月起,广州市场上的花生油价格一共涨了4轮,每次总是由大品牌挑头提价一成左右,小品牌再一窝蜂跟着涨起来。“反正我们看到的就是大小品牌一起涨,还一涨再涨,不知他们是不是串通好的。”消费者李女士质疑。
油脂经销商张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回涨价差不多每回都是在同一个星期里先后收到几个大厂家的调价通知,调的幅度各有不同。生产企业一次次抱团提价,步调统一,不禁让人怀疑有串谋抬价之嫌。
业内知情人士分析,大品牌调价留出空间,让一些同样有涨价诉求但本来没有调价能力的小品牌也搭了顺风车,于是出现抱团上涨。“企业串通也许说不上,不过涨价确实已经成为一种行业默契”。
甚至有传闻称,眼下几家食用油巨头又在共同商议下一步涨价的事。
对此,马晓梅回应:“没有这事,怎么可能一起商量呢?也有听说其他品牌调价,但不了解,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事。”鲁花集团广州大区品牌经理倪循阳对记者表示:“反正我们暂时不涨了,别人的事不清楚,每家企业情况都不同,不可能共同来研究涨价,而且那是国家不允许的。”
据倪循阳介绍,其实不同的企业同步调价非常正常。“企业最大的涨价压力就是原料价格,大家都是统一到市场里去采购原料,共同面临涨价的问题。至于接连几次调价,是因为原料价格一直在涨”。
商家囤货逼紧供需
除了原料问题,是否还有其他被忽略的原因也在助推食用油价格上涨?由价格上涨预期导致的供不应求正在加剧,对价格上涨也提供了支持。
据促销员反映,最近不少消费者都喜欢一次多买一两桶油,有的甚至成箱买油囤积,相对便宜的油卖得最快,“每天要不停补货累得腰酸背痛”。
另据超市采购人员透露,食用油再涨价的压力已迫使他们将年底的团购采购提前,因为团购的订单都是一早签下的,不像零售可以随时调价,往后拖就越要亏得厉害了。
倪循阳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鲁花广州大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0%,很多销售公司、经销企业都到总部去抢货,企业生产供不应求。
忙着囤货的还有渠道流通商。据多年从事食用油批发经营的张先生表示,现在囤货在批发流通环节中不少见。“油价贵起来以后,那些相对便宜的二三线品牌开始热卖。大品牌不用担心,可小品牌不一样,怕断货呀,要是那样我这生意就没法儿做了!所以,每做一批都得留一些防备。”经了解,生产小品牌的工厂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产能有限,突如其来的销售热一下子就拉出供应缺口。
据透露,还有部分商贩抱着囤积居奇的心态,看着涨价一边增加进货一边却控制发货,把上一批较低价位时进的货留到下一次提价再出。(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