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实行的乳制品“禁赠令”不足一年已全面流产。
7月18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卖场发现,蒙牛、伊利和光明等品牌鲜奶和酸奶等产品捆绑销售情况依然盛行。
从2007年7月23日起,由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乳品企业联合签署发布的《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率先在北京、哈尔滨市场实施,此后逐步向全国大城市推广。一年后,“禁赠令”悄然退出市场。
记者在北京朝阳路易初莲花超市乳制品区域看到促销员正手脚麻利地对酸奶进行“捆绑”。走近仔细看才发现,是7月5日生产的蒙牛瓶装冠益乳酸牛奶,只见促销员把两瓶酸奶并排放在一起,上面赠送一个透明的沙拉盘,然后用透明的包装袋装好,封口处拧上金丝线。不少顾客被这一精美的沙拉盘和包装所吸引,买的人越来越多。
同一家超市,一位前来购买牛奶的阿姨选购了一箱蒙牛“中国牛”(24袋?42毫升),她说:“一箱51.6元,还送4袋,就是28袋,挺合算的。”分析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东方艾格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每年用于营销方面的费用至少要有20亿甚至30亿元的投入,很多国内奶企基本上是亏损的,根本不愿意打营销战,所以,宁愿降低一点价格,让消费者愿意买,以维持市场的稳定。
“试想一下,如果每年这些营销费用不必投进去会怎样?” 陈连芳说,“禁赠令”夭折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趋势,企业捆绑销售也是必然要选择的一种方式。
他在“禁赠令”最初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认定,这个没有明显法律依据的行业规定并不会走多远。据调查,最初实行这一规定的时候企业销量随即下降了10%-20%,企业的损失可想而知。所以,一年之内夭折是意料之中的。
“假如我是消费者,也一定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不希望价格太贵,质量又有保证,这样才能放心消费。”他说:“但市场完全不以消费者角度为主。整个行业的人大概都想降低价格,就奶农来讲,有钱赚也希望价格低一点,这样市场的需求就稳定,市场稳定了就愿意生产,所以,一种合适的、差不多兼顾各方利益的价格,就都能接受。把价格解决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终端市场的价格很重要。”
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除了注重价格以外,并没有忽视这些捆绑销售乳制品的生产日期。一位在超市选购牛奶的女士注意到,捆绑牛奶的箱子上日期标的是7月2日生产,而7月6日生产的牛奶则都没有捆绑。她边走边说:“这种赠送的牛奶适合一家人饮用,一个人买了回去喝不了几天就过期了。还是别买的好。看来还是怕过期,促销。等到过两天他们又该捆这些6号生产的牛奶了。”
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参加促销活动的商品,有的已临近保质期。消费者虽然表面上可以得到实惠,但参加活动的商品不能存放太长时间,还应谨慎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