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凯李治国报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上海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推出各项举措,确保了乳品市场安全和稳定。目前上海奶品生产、销售秩序良好,消费者心态平稳。
记者了解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上海的百联集团所属联华超市公司、农工商超市集团等企业立即启动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封存、下架程序,切实做好问题奶的处理工作。
上海市农委9月18日紧急部署四项工作:一是展开原料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成立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对上海所有奶牛场的原料奶进行三聚氰胺检测,做到100%全覆盖;二是加强饲料安全监管,近期对上海奶牛饲料生产企业和奶牛场自配料进行全面检查;三是加强奶牛场管理,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奶牛场建设,加强奶牛场动物防疫工作,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坚决打击原料奶掺假制假行为,提高原料奶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强原料奶收购环节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质量监督检验制度,把三聚氰胺作为原料奶控制的一个强制性检测内容,同时加强原料奶运输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隐患。
上海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驻厂监管已经全面展开,质监部门共派出65名监管人员组成17个驻厂监管组到上海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对每批拟上市的乳制品进行三聚氰胺等安全指标检测。光明乳业负责人表示,每批原料奶上生产线之前,都会取两份样品,一份由光明乳业自检,另一份交给上海乳品质量监督检测站进行检测。据光明乳业质量总监钱莉介绍,每批进厂的原料奶都会经过20多个项目的检测。
据了解,从9月23日开始,上海市农委牵头,会同食药监、卫生等多部门,在上海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奶站及原料奶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整治行动,以彻底消除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各种可能因素。上海市农委正密切关注市场乳制品的销售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协调,要求加工企业切实履行原料奶购销合同,切实维护奶农利益。
上海质检院承担了上海所有乳制品三聚氰胺专项检测任务,由于鲜奶等乳制品每天清晨就要摆上货架,研究院采取了24小时不停顿的工作方式,上海质检院副院长巢强国表示,他们探索建立了新的检验标准,大大提高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出灵敏度。
日前,记者在联华超市以及好德、快客便利等商店采访时发现,光明、蒙牛、伊利等各主要品牌乳制品供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