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食品烟酒 >

质检大纪实之三 中国质检有效应对三鹿事件:围剿三聚氰胺

时间:2008-12-16 09:35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作者:施昌学
  

  ——全国质检系统紧急应对三鹿事件纪实

  ◎ 本刊记者 施昌学
 

引子


  “人民用血汗钱供养着你们,你们是怎么监管食品安全的?”

  2008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办公大楼B座801室。

  下午3时许,电话铃音响起。正在聚精会神起草紧急文电的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吴清海拿起话筒,耳边犹如炸响一个惊雷。

  来电者自称是河南濮阳人,名叫李现信。

  “他不是在正常讲话,而是带着满腔的愤恨在怒吼。”吴清海描述说,“连珠炮似的痛斥和责难,震得人耳膜都发麻。”

  半个小时过去。失却理智的李现信无所顾忌地发泄着,直至声嘶力竭;身心疲惫的吴清海不急不愠,始终屏声静气。
李现信不能不火。39岁的他在县城自谋职业,与妻子一起养活一双儿女。平日烟酒不沾,唯一的奢侈就是全家老少日均一斤牛奶。从三鹿、伊利,到蒙牛、光明,购买的都是国产名牌奶。十多年喝下来,冷不丁冒出个三聚氰胺来,他能不大光其火吗?

  吴清海知道,任何冠冕堂皇的说辞,此刻都无法化解李现信的怒气,他以探询的语气问道:“你愿意听我说说我的领导、同事和我本人眼下的工作情形吗?”

  李现信没有拒绝。

  于是,10天来,这座现代化办公大楼内呈现的异样忙碌景象,演绎的平常人物故事,通过吴清海的客观介绍和真实描述,幻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现在李现信的眼前。

  又是40分钟过去。沉寂良久的李现信缓缓说出半句话:“想不到你们原来是这样……”

  挂断电话,吴清海才猛然发现,一篇尚未完稿的电文已被泪水浸成了墨坨。


第一章 祸起三鹿
 

  “这是天大的事!”

  2008年9月9日,上午9时30分。

  新西兰驻华使馆农业专员安胜牧紧急约见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合作司美大非处副处长潘健伟。

  双方落座,开门见山。安胜牧照本宣科,潘健伟凝神聆听:

  我们最近了解到,在新西兰恒天然公司(Fonterra)投资的三鹿乳业发生了奶制品原料被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我们迄今未能了解整个事件的所有情况,但是通过回顾性测试,我们被告知这一事件至今已有数月,一些消费者已经产生不良反应。
我们了解到三鹿公司正与石家庄市政府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作为中国乳制品的进口国以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伙伴国家,我们有责任保证中国中央政府了解此事以便采取相关措施。

  我们相信中国政府会深切关注此事。

  ……

  安胜牧满脸严肃,一口气念完长达3页纸的英文通报函。临别,特别告知潘健伟:“在我到贵局的同一时刻,我国驻华大使包逸之先生也正在紧急约见贵国商务部高级官员。”

  10点整。潘健伟送别安胜牧,来不及向国际合作司领导请示报告,直接闯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询问该局领导是否获悉三鹿乳业集团公司奶制品原料污染信息,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

  潘健伟转身奔向食品生产监管司。

  “这是天大的事!”未待潘健伟介绍约见会谈经过,刚扫了一眼新方的通报函,食品生产监管司负责人便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别耽搁了,马上向总局领导报告。”

  凌晨2时发回急电

  10时30分。质检总局领导获悉新西兰驻华使馆的通报。

  同一时刻。一条当日由新华网地方频道发布的《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 皆食用同一品牌奶粉》的新闻信息,也由食品生产监管司快速报送到了质检总局领导的案头。

  11时整。质检总局领导主持召开相关司局负责人紧急会议,部署三项工作:火速派出调查组赶赴石家庄对三鹿乳业集团公司进行调查;责成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即对因食用奶粉患病婴幼儿的情况进行核查;组织有关质检机构紧急制定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抽查方案。

  11时30分。由食品生产监管司和进出口食品安全局3位正副处长组成的调查组,来不及吃一口午饭,便只身奔往北京西客站,临时购票搭乘高速列车向石家庄进发。

  9月10日凌晨2时。调查组从石家庄向质检总局发回急报:经初步调查,确认三鹿乳业集团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9月10日上午9时。质检总局紧急约请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总局,通报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并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的机构职能分工,会商议定由卫生部牵头向国务院汇报,负责综合协调与组织查处,统一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同日。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开展奶粉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紧急部署对全国奶粉进行专项检查,明确重点检查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

  9月11日。卫生部与质检总局、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情况,并向各有关国家驻华使馆、香港食卫局、澳门民政总署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进行了通报。

  同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首次应对媒体报道发布消息:“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南海:启动国家I级应急响应

  一杯奶能够强壮一个民族,一杯奶也可以祸害子孙。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已然上升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危及千千万万儿童生命安全,而且危及国家兴盛和民族强健;不仅关系13亿老百姓食品安全,而且关系社会稳定、执政党信誉和共和国形象。

  三鹿事件震惊中南海,震撼大中华,震动全世界!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王岐山副总理及国务院其他领导,纷纷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重要批示。
9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三鹿奶粉事件有关情况报告,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同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处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应急响应。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针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启动国家Ⅰ级应急响应。

  政令如山。Ⅰ级响应令就是国家动员令,一场席卷全国的三聚氰胺围剿战迅即展开。
 

第二章 闻警而动
 

  420个工作组急赴一线

  9月13日。质检总局成立处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全国质检系统进入应急状态,全力投入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9月14日,质检总局紧急派出由总局领导带队的4个工作组,分赴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督促检查应急处置工作。

  9月16日。对于质检总局机关乃至全国质检系统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是日晚10时。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加强乳制品生产监管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宣布从总局机关抽调人员组成加强乳制品生产监管工作组,分赴全国开展检查督导工作。

  派谁去?去哪里?去了做些什么?都是连夜急需解决的问题。总局支树平副局长和总局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张沁荣坐阵指挥,当场定案。

  确定人员,编制分组,明确去向,电话通知。整整一个通宵,由130人组成的22个下派工作组人员名单及工作规程定制完毕。

  “昼夜兼程,慷慨以赴。24小时之内爬也要爬到——这就是总局党组的限时令。”张沁荣回忆说,当时有些同志出差在外,来不及回京就直奔目的地;有些同志虽然家里有困难,但二话不说,拿起行李就往机场赶。

  执法督查司副司长董乐群接到通知时,正带领质检系统服务企业工作队西北组在青海调研。根据安排,该组13名同志要分赴6个省份。

  “同志们马上行动。有的人连行李都来不及取,就直奔机场。”董乐群说,“大家就一个想法,这是政治任务,绝对不讲条件。”来自中国计量院化学所的李云巧研究员因为高原反应严重,正在宾馆卧床休息。得知任务后,她硬撑着去医院简单拿了点药,就坐上了飞往新疆的飞机。

  9月17日。22个工作组全部就位,抵达各省区市展开工作。

  同日。全国省级质检机关派出1651人,组成387个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区、市)和乳制品企业开展督查。

  此后,质检总局又派出由总局领导亲自带队的7个检查组,分赴重点省区市督促检查。

  全国质检系统420个工作组,同一时间深入基层展开大规模督查行动,在我国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史上,尚无先例。

  9月18日。质检总局驻辽宁工作组第一个工作日。工作组组长、国家认监委实验室监管部主任刘安平经过一上午的协调部署,刚刚拟定工作方案和督查行动路线,正欲午饭后兵分两路下到各市县开展工作。就在此时,一个沉痛的噩耗从老家福建传来:80高龄的母亲突发急病去世。刘安平谢绝了小组成员上报总局机关另派组长的建议,仅用3天时间回原籍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便重返工作岗位。在辽宁督查期间,他带领全组同志行程5800余公里,跑遍了11个地市的40多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检测机构。

  “没人向总局机关汇报这档事啊,你是怎么知道的?”11月下旬,仍在外地调研的刘安平对记者的电话追踪大感意外:
  
  “赶在这个茬口上,忠孝是没法两全的事。危难关头,任谁也得这样做。”

  “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夜总会”


  9月17日上午9时。质检总局决定,设立“总局加强乳制品监管工作组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就好比是总局处置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的指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人事司副司长田世宏形容说,“行动部署、组织协调,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办公室应急处置工作像流水线一样,一件接着一件,件件十万火急。”

  9月17日清晨。总局22个下派工作组刚刚安排停当,马上督查统计全国省级质检机关派出的387个工作组及1651名人员的到位情况,每一个小组都要细化具体到人员姓名职务、下派地址及驻点时间。

  9月18日凌晨3时。统计汇总全国1644家乳制品生产和出口企业情况及驻厂监管小组人员名单。

  接下来,则要实时统计汇总各地原料奶普查情况、企业在产情况、新出厂乳制品三聚氰胺检出情况……

  国庆节前夕,质检总局下令紧急普查全国检测机构资质、设备和人员情况,以最快速度向社会公布可检测三聚氰胺检测机构名录,最大限度缓解原料奶及乳制品批批检的燃眉之急。

  就是这样一个浩繁复杂的工程,从9月30日布置,到10月2日专报国务院并向社会公告,仅仅用了3天时间。3天之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全国质检系统内和社会各行各业现有的检测机构及其检测能力、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了3次详细统计分析汇总,为质检总局及时对外发布《可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检测机构名录》提供了准确依据。

  “下面千条线,我这儿一根针。”田世宏回忆说,“从中秋节到国庆节直至工作组回京,整整一个月,办公室天天都像打仗一样,连空气都能碰出火星来。”

  于是,一句流行全国质检系统的顺口溜成为了应急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夜总会。”

  “只要看看我们办公室3个小组的具体分工,就知道工作量有多大了。”办公室副主任、总局办公厅朱守钧副主任向记者介绍说。

  联络组:4名同志每天要与总局22个下派工作组、66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直属检验检疫局保持不间断的联络,实时把中央和总局的指示、要求、部署和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位,同时还要掌握上述88个单位和2000多个省级工作组、驻厂监管组的工作动态和信息反馈。

  信息组:4名同志每天要把全国各地上报的大量情况信息汇总,编辑成简报、专报,第一时间报送给总局领导和相关部门。从9月17日至10月16日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累计摘编上报情况动态和工作信息2559篇。其中,总局工作组533篇,各直属检验检疫局1132篇,各省级质监局894篇;编发《工作简报》70期,上送《情况专报》55期,形成指导性工作文件20多份。

  综合组:3名同志承担着办公室所有保障性工作。仅传送紧急文电报告一件事,他们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每天汇总编发的情况动态和工作信息多达数十份,而每一件都要在第一时间直接报送总局领导和相关部门,为此3名同志从早到晚在两座20多层的办公大楼内,不停地上下左右来回穿梭。“如果说信息组的同志趴在电脑桌前难得有站起来伸个腰的时候,综合组的同志则很少有坐下来喘口气的功夫。”朱守钧说。

  两个多月来,这个十多人的临时办公室,人人身后都留下了一串动人的故事:

  朱守钧副主任88岁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被家人紧急从通州送到市内一家医院急救。直到几天后病危中的老人仍没落实住院床位,她才不得已利用吃晚饭的间隙,赶往近在咫尺的医院求助熟人解了难。

  办公厅督查室主任吴向前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连腰都难以直立。他硬是咬紧牙关,捆上圆桶式的铁皮护腰带,日夜坚守在岗位上。

  人事司机构工资处副处长索淼的公公国庆期间突然病逝,她仅请了3天假陪身为独子的丈夫处理老人的后事,一回京便主动请求补班。

  人事司干部一处副处长刘武斌的妻子在北京市质监局工作,应急响应令下达后便被派往市郊乳制品企业驻厂监管,刚满周岁的女儿只得送回昌平老家由父母照管。一曲“老婆我爱你”的彩铃信号,成为他表达思念妻子的唯一方式。未曾想这个罗曼蒂克的彩铃,在国庆深夜总局领导主持的一次会议上意外响起,还让他闹了个大红脸……

  “三鹿事件是一场国难。”张沁荣司长满脸沉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大家都是义无反顾,竭诚尽力。”

  “用打冲锋的办法做绣花的活儿”

  9月17日14时30分。质检总局宣布任命:科技司司长吴清海调任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

  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一个高度敏感的部门。吴清海火线受命,临危上阵。

  此前3天,吴清海已提前就位。作为全国质检系统应急指挥中枢的主管职能部门,他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可他手中却缺兵少将。哪怕是号令全国,他能直接指挥的也只有区区一个连的兵力。

  2006年初,质检总局从卫生部手中接过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职能时,没有增加一个编制。3年来,包括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在内,全国质检系统从事食品生产监管的职能机关仅有110来号人。到目前,就连首善之区的北京市和乳制品产量高居全国榜首的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仍然没有专设的食品生产监督处。

  国务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产品检测组设在质检总局,吴清海兼任副组长。他每天面对的是从全国1640多家乳制品企业、150多个食品检验机构汇总上报的海量数据。每一批检测数据,对上要层层报到中南海,对外要公告全体老百姓。哪一天,吴清海手里不都是攥着成千上万的核心数据!

  “常态下,完成一类产品批量抽检流程需要3个月时间,而现在一天就要报一次批量抽检结果。”吴清海说,“打个形象的比方,我们等于是在用打冲锋的办法做绣花的活儿。”

  “总局机关哪一天晚上不是灯火通明?从总局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哪一个不是日以继夜?”吴清海苦笑着说,这两个月总局的司局长们最怕见到总局的头儿们。见谁逮谁,抓谁是谁,管你份内份外,手上有活无活,碰上了就又是一堆急活儿。
吴清海是个例外,很少被头儿们抓公差打零工。谁都知道,他和他的部属们已经忙到了极致,累到了极限!从9月14日履新到10月初,包括中秋节和国庆节,整整19天,他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只能就着沙发打一二个小时的盹儿。

  “食品司责任重啊!”吴清海无限感慨:“三鹿事发,就像98抗洪长江大堤上的管涌,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一天,后勤中心为吴清海倒腾办公室,从9层的科技司搬到8层的食品司。此刻,他已熬得两眼见光直掉泪,想睁都睁不开,嘴上的燎泡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转着圈儿长。他太想歇一会儿了。瞅准这个空档,关闭手机锁上门,他一头倒向沙发便呼噜过去了。

  然而,没过一刻钟,蒲长城副局长便带着两位司长把门踹开将他架走了。“不过,蒲局法外开恩,当晚特批我10点钟睡觉。”吴清海美滋滋一乐:“这觉睡得那个香呀,一睁眼早晨7点都过了。”

  此后,吴清海还有两次离岗被逮纪录。一次是深夜11时他准备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未曾想刚走到家门口就被截了回来。还有一次晚上10时回到家刚咬上一口馒头,局领导的电话又跟踪而至。但这一次,局领导心软了:“在家歇一晚吧,明早提前就位。”吴清海如获特赦,大喜过望。

  “82260365为您服务!”

  9月19日。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即日起正式开通010—82260365热线电话,欢迎广大消费者咨询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知识,提出工作建议或进行质量投诉,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设在质检总局大楼5层的食品安全咨询服务热线工作室内,消费者通过特设的20条专线接通的投诉咨询举报电话此起彼落,工作人员释疑解惑的声音不绝于耳。

  9月23日上午。刚刚到职的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就与副局长支树平、党组成员张沁荣一行,来到热线服务现场。

  “消费者咨询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哪些?是不是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科学、耐心的解答?”王勇关切地询问有关情况。

  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效民报告说:“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哪些产品有质量问题,哪些产品可以放心食用。针对食品安全和有效监管问题,消费者还提出了大量意见和建议。”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很有意义,务必认真回答广大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望着忙碌的热线服务工作人员,王勇嘱咐道。

  挑起咨询服务这副重担的,是由质检总局信息中心牵头组织的、来自总局下属6大研究机构的27位青年专家。

  “吃饭、上洗手间都是跑着去,连喝口水都觉得浪费时间。”这是热线工作人员普遍的心声。对他们来说,每一阵电话铃声的背后,或是一颗父母焦虑的心,或是一个重要的投诉举报。因为线路太忙,有的人也许反复拨打了1小时、2小时,甚至一天。面对这些,他们没有理由不分秒必争地接听,没有理由不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最紧张的时候一小时要接听15个电话。”来自标准法规中心的彭丹阳说。他的妻子已怀孕7个多月,他根本顾不上照看。来自检科院的孙雨婷和王文枝,耳膜听得发麻,嘴唇磨破了一层皮,但没有丝毫的怨言……

  这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这是一个专业化的团队。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企业、地方质检部门等方方面面的咨询、建议、举报、投诉甚至质疑与斥责,他们从没言过一声苦累,从没喊过一声怨屈,始终耐心周到地一一予以答复。

  截止11月24日8时,20条专设咨询服务热线,累计接到全国消费者来电17702个。其中咨询类16908个,占总数的95.5%;投诉举报类794个,占总数的4.5%。

  “做好咨询服务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明确指示,信息中心还必须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投诉举报的问题,逐条逐件地整理成文,每天上报总局机关,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落实,并视情向消费者进行反馈。

  记者详细阅读了信息中心整理上报的50多期《咨询服务热线情况通报》。每期少则5页,多则30页,一般都在15页左右。除了每日咨询热线情况的综合分析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消费者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的汇总。每一条不仅列有详细的内容记载、投诉人姓名、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还留有专门的空格备注处理结果、承办单位及反馈情况。

  “刚开通热线的一个星期,每天的电话受理量都在1000个以上。”李效民顺手递给记者一张《热线电话统计示意图》:“现在电话少多了,11月21日8时至24日8时的3天里,平均一天只有15个。”

  “在应急处理奶粉事件中,咨询热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良好的服务树立了质检系统的形象。”针对热线电话回归常态的情况,质检总局局长王勇近日特别作出批示:服务人员可以适当减少,咨询热线不能简单取消。

  “丁零零……”电话铃声还在不断地响起,20条专线仍在昼夜运行。咨询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热情,仍在尽情地释放。
 

第三章 非常检测


  谁最先检定了三聚氰胺?


  最先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的,是国内一家检测实验中心!

  三鹿之祸肇始于2007年12月。消费者向三鹿乳业集团投诉,称小孩吃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后,尿液变色并伴有沙粒。三鹿乳业集团通过自检和委托多家检测机构检验,均未发现问题。今年3月以后,投诉骤然增多。及至7月下旬,三鹿乳业集团掌握的婴幼儿患者多达数十例,并已发现因病致亡案例。三鹿乳业集团紧急应对,一方面回访安抚消费者,一方面拼命从内部生产管理环节查找原因。氮磷配比检测,氨基酸含量检测,所有进入生产流程的原辅材料都按最严格的国际国内乳制品标准检测了,仍然一头雾水。

  “假如不能确定奶粉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只能是盲人摸象,一时半刻很难找到根源。”权威专家解释说,现在已知的化学物质有50多万种,不可能逐一排查检测。日本对食品化学物质检测是最为严格的,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全部加起来也只有5000多种。比如大米,列表130多项,加上1000多种必检化学农药,总计1130多项。500000∶1130,也不过占0.23%左右。

  在久久按正向思维通过常规路径难以破解祸根的煎熬中,他们终于将自己生产的奶粉与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输美“宠物饲料”联系起来。

  7月24日。三鹿乳业集团将封装好的奶粉样品,以“做研究”的名义,委托某检测实验中心进行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测。
“做研究?难道是做奶粉国家标准实验研究?”正在从事多项奶制品国标研究的实验中心负责人认真查看了三鹿乳业集团送交的检样:16个奶粉样品,每个30克左右,塑料袋封装,没有外包装,没有品牌标识,完全吻合国标研究实验检测规范。
7月30日。检测报告出笼:16个样品中,15个检出三聚氰胺。

  “惟独一个样品没有检出三聚氰胺,更使我对三鹿所称‘做研究’的检测目的笃信不疑。”实验中心负责人说,“根据科研实验检测要求,16个样品中,必须有一个是空白样。”

  当这家实验中心负责人为多了一个科研竞争对手在心里打着小九九时,真相大白的检测报告却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把三鹿乳业集团的高管们惊呆了。当“三聚氰胺”这4个像瘟疫一样的字眼闪亮在脑海的那一刻,他们意识到巨大的灾难降临了。
三聚氰胺(Melamine),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用作化工原料。它呈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尽管它本身为低毒性,一般成年人微量摄入也会大部分自然排出,但如果与三聚氰酸并用,则会形成无法溶解的氰尿酸三聚氰胺,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生殖能力损害、膀胱或肾结石、膀胱癌等。1983年美国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用三聚氰胺高剂量持续喂食雄鼠,会造成膀胱结石,并增加膀胱、尿道出现恶性肿瘤的风险。

  然而,某检测实验中心却因最先检定了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一度受到非议和责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仍讳莫如深。为当事者讳,记者也不得不隐其真身。理解万岁吧。

  “为什么知情不举?”“为什么不向上报告?”面对方方面面的调查和责难,实验中心负责人哭笑不得。

  “作为商业性委托检验,”这位负责人申辩说,“第一,我必须按国内外通行的诚信规则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第二,我无权拥有、使用和发布用户的检测数据;第三,用户送检样品并未标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是耶,非耶?功耶,过耶?社会自有公论。

  “每一个数据都关系一个人的命运”


  9月11日。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紧急受命:承担配合警方进行疑似三聚氰胺添加物样品的技术检测任务。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非食用化工原料,国家明令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的调查证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截止事发至今对全国1600多家乳制品企业的严格调查,没有发现一家在生产环节添加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污染出在从饲料到奶站的奶源产销环节,而非企业生产加工环节。

  当中国乳制品行业产能过剩指数飙升到50%的惊人高位,当几大乳制品企业巨头把无序扩张、恶性竞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奶不够,水来凑”就成了原奶产销链上的“潜规则”。于是,三聚氰胺从潘多拉魔盒溜出,变成了不法之徒敛财致富的灵丹妙药。
  
  9月11日。河北省警方展开紧急侦查搜捕行动,对全省各地的奶牛养殖户、养殖场、挤奶厅和收奶站进行拉网式排查。两天之内,就传唤、问讯、拘留100多名嫌疑人。一批批疑似添加三聚氰胺的生鲜奶样、饲料样、原料样、以及添加剂、添加物样品,不分昼夜源源不断送达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楼里楼外,楼上楼下,一天24小时都有公安干警值班守候。
临危受命,对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段文仲来说,不是第一次。然而,三聚氰胺检测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质量检测。

  “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每一张检测单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段文仲说,“经我签字盖章的每一份检测报告,转手就会变成犯罪嫌疑人的罪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在协助警方签发逮捕证啊!”
  
  检测三聚氰胺是一场全兵员、全系统、全方位、全天候的持久战。9月13日至15日,第一个中秋节小长假,技术中心没有一个人休息;“十一”国庆黄金周,技术中心一天假没放;从9月11日至11月10日的整整60天里,技术中心的检测仪器从未停止过运转!

  最令段文仲心疼的,是他手下的20名专业技术人员。今年以来连续高强度超负荷地过度劳累,已然人疲马乏。出口产品检测,涉奥食品检测,外加近30项国家标准和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压得人人都喘不过气来,春节至今就没有休过一个正常的节假日!

  国庆节期间的一个深夜。连续开机20多个昼夜的2台价值200多万元的检测仪器同时故障。程方局长闻讯,第一句话就问:“人没有累倒的吧?”言毕,这位应急以来一直吃住在办公室的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把手两眼已然泪光闪闪。

  较之正规的产品质量检验,警方送交的样品要复杂得多。前者来样明明白白,本底成分清清楚楚,是一种按部就班的重复性技术工作。后者则不然:警方提交的检样,除了原奶和奶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名称、不明成分的饲料、添加剂和提取物。面对一袋袋白色粉末状的检样,负责检测前处理工序的技术人员往往要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和感观的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反复分析判断。在没有确定其为何物之前,他们绝对不敢冒着毁损高精密仪器设备的风险轻易将样品送上检测台。

  就是在这种难关重重的紧急情形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警方提交的970多个疑似三聚氰胺检样,为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案件的快速侦破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

  “其实,我们不仅承担了大量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任务,还为合格生鲜奶出具了特别通行证呢!”言毕,段文仲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9月20日傍晚。河北省行唐县公安局派员带着省政府的指令,火急火燎将一批鲜奶样品送达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请求检测。

  原来,当地奶农生产的鲜奶由于没有三聚氰胺检测合格证明,遭到乳制品企业拒收。奶农情急之下,已将奶罐车开到了县政府大院。如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社会动荡。

  段文仲闻知内情,二话没说,立即布置检测。结果很快就揭晓了,但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懵了:3个取自奶罐车内和3个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鲜奶样均检出微量三聚氰胺。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程方局长带领段文仲等人迅速前往行唐县,采集了17份检测样品。其中,直接从奶牛身上取奶样7个,各类饲料样品9个,饮用水样品1个。

  经检验,饮用水样品未检出三聚氰胺;7个奶样均检出三聚氰胺,含量最低0.1mg/kg,最高0.33mg/kg;9个饲料样品7个检出三聚氰胺,3个小于1mg/kg,3个介于6〜12mg/kg之间,最高达30mg/kg。

  检测表明,饲料含三聚氰胺是导致生鲜奶残留三聚氰胺的根源。中高含量疑似人为添加,而微量又从何而来呢?段文仲决计查个水落石出。经过对土壤—肥料—农药—作物—饲料—牛奶的整个食物链全过程追索与大环比检测,终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整个食物链三聚氰胺的检测实验,引起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10月8日。卫生部、质检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标定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简称“限量值”)。该限量值不仅参考了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而且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测定的生鲜奶三聚氰胺含量平均值高度吻合。


第四章 全面排查
 

  批批检:“一个品牌也不能少!”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

  我国惟一的综合性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这是一家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检测机构。近60位技术人才,一半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头衔,其中不乏我国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著名专家学者。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是个别案例还是普遍现象?其他乳制品有否受到污染?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污染?必须尽快查清,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从9月10日至18日,质检总局连续下达4道急令: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检测!对国产液态奶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抽查检测!对进口预包装乳制品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检测!对国产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三聚氰胺专项检测!
质检系统150多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全力投入应急检测。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首批受命,承担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区市乳制品企业产品三聚氰胺专项抽检任务。除此,质检总局还明令其统一负责全国检验机构在三聚氰胺检测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解释工作。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走在兄弟质检机构的前面。”检验中心副主任刘艳琴介绍说,接受任务当天,中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检测方案,建立检测方法。凭借雄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优势,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3种奶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在短短4天之内便先后建立并投入检测运用。不仅满足了全国同行业的检测急需,而且被随后公布的国家应急检测标准全部引用或参考。

  11月20日。记者走进该中心检验大楼时,一股浓烈的奶味扑面而来。刘艳琴却说:“检测人员已经习惯了这股味道,几乎闻不出奶香味了。”

  华北地区是我国奶源与乳制品生产的最大聚集区。要完成对区域内所有生产企业多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专项抽检,光抽样就需要大量的人手。9月10日下午,紧急组织的4个抽样队驾车连夜分赴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轮到筹组北京抽样队时,却发现找不到人手了。没法子,中心主任曹宝森一咬牙,与曹红总工程师、罗晓轩副主任各领一支“杂牌军”,驱车直奔各区县超市紧急采购,当晚便运回120多个批次的样品。

  “这两个月的紧张劲儿,不敢说‘绝后’,起码是‘空前’!”刘艳琴随手一指检测大厅:“20天前这儿的奶样还堆积如山。两个月内,我们完成了近万批次的样品检测。好多人都累得感冒咳嗽、口腔溃疡。中心曹宝森主任着急地对我们说:‘现在你们没有生病的权力!’”

  “再忙再累,检测数据也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刘艳琴讲了一个小细节:在抽检某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时,两台设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但结果却是一个未检出,一个显现微量。为确保万无一失,又用另一台仪器用第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为未检出。咋回事,难道是假阳性?王浩工程师与相关实验室检测人员一起查阅大量文献,证实了自己的猜疑,并发现问题出在前处理方法上。经过试验完善后的前处理方法报到质检总局,随即被国家应急检测标准所采纳。

  9月16日晚。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175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产品的专项抽查结果,并公布了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的详细数据。

  9月17日,87家未检出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名单公布;9月19日,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公布;9月27日,进口预包装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情况公布;9月30日,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测情况公布……
“我们的每一个检测数据和每一份检测报告,都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送别记者时,刘艳琴露出自信的笑容。

  里里外外三博士


  当记者走进国家环保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时,身为“军嫂”的中心副主任王丽霞快人快语:“说说我们三位年轻博士的故事吧。”

  张岩,29岁,动物学博士,中心主任助理兼科研部部长;李挥,30岁,分析化学博士,中心化学检验部部长;周正,31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中心生物安全检验部部长。

  王丽霞向记者推介她身边的3位博士:“他们在这次应急检测中是挑大梁的,当然核心团队中还有7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一是年轻,最大的31岁,最小的25岁;二是业务技术精,攻关能力强;三是特别能吃苦,拼劲十足。”

  “从9月11日开始,到完成第一批抽检样品,我们用了6天5夜。”张岩首先打开话匣子。这6天5夜负责检测的7名同志几乎没有合眼。实在顶不住了,就把白大褂脱下来,铺在地板上眯瞪一会儿,爬起来接着再干。尽管中心领导为大家在员工招待所预备了卧房,但谁也没有去推开一墙之隔的那扇门。

  无疑,张岩是最忙最累的。作为河北省质监局专家组成员和中心应急检测技术协调人,他的电话号码在第一时间被公开。

  “手机都打爆了。”张岩回忆说,那段时间他手里拿着4个备用手机,一个小时不到就得倒卡换机,充电都来不及。往往接着一个电话,呼进等候的还有六七个。连续3天3夜过后,王丽霞下令要他到招待所睡一觉。“好不容易躺了半个小时,却一分钟也没合眼。”张岩满脸无奈:“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至少接听了15个电话。”

  第一波应急抽检任务完成,中心李玉国主任的第一个号令,就是让这些小伙子到澡堂痛痛快快泡了个澡,让大家回家换衣服,睡觉。

  9月下旬,张岩累病了。正输着液,河北省质监局专家组组长电话通知:马上出发督查各地检测情况。张岩拔掉针管,冒着大雨就走人。

  “最令我难忘的,是给我诊病的医生。”张岩说。见他满嘴燎泡,嗓子脓肿,女医生大为吃惊:“你怎么上火这么严重?”当得知他为奶粉检测好多天没睡觉时,女医生大为感动:“你们在为我们的孩子把关呀!我得好好给你治,可不能让你累倒了。”

  与张岩博士的热情奔放、谈笑风生相比,李挥博士略显深沉内敛、文质彬彬。

  “两个多月,我们完成了质检总局和河北省下达的4大项应急检测任务:婴幼儿配方奶粉专项检测,三鹿乳业集团所有企业全部乳制品抽检,企业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生怕这种“平铺直叙”引不起记者的兴趣,王丽霞急忙打断李挥的话头直道“亮点”:张岩和李挥最大的贡献,一是探索建立了“大批量样品快速筛选”和“阳性确证”检测法,9月21日被作为全国第一个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二是10月4日我们中心被指定作为全省惟一的三聚氰胺检出结果复检机构,承担所有检测单位检出结果的复检任务。

  李挥今年5月12日刚升格做了父亲。9月上旬,把老婆孩子送回老家就投入应急检测。直到10月中旬,才抽出一天时间把大人小孩接回来。

  “我们部确实忙。”李挥微微一笑,表示认同。应急检测两个多月,他和他部门的同志每人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以上。国庆期间,范斌妻子的奶奶去世,他开车把妻子送到北京,往高速路口一放,自己连夜回到了实验室。今年25岁的张敬轩,原来准备国庆节结婚。购买的一套新房从6月初开始装修,直到现在连材料还没备齐。往年,每人还能轮休二三十天节假,今年5月份以来就没有正经放过一天假。

  谈及手下的兵,李挥动了真情:“我们这帮小伙子特可爱,干起活来都不惜命。曾经来过两个小女孩,一看这阵势,没干几天就都吓跑了。”

  周正博士的“亮点”是什么呢?

  “他呀,4个字:劳苦功高。”王丽霞爽朗一笑:“9月中旬,全省境内能承担三聚氰胺应急检测的机构只有3家,现在超过50家,解决了企业原奶进厂和乳制品出厂批批检的急切需要。这里面就饱含着周正的心血和汗水。”

  9月26日前,周正一直和张岩、李挥一起,埋头实验室检测。随着地市县质检 部门和企业检测仪器快速配置到位,急需大批合格检测人才上岗操作。周正于是变身“火线教官”,马不停蹄地巡回于20多个市县之间,讲解操作规程,教授检测方法。短短一个月之内,连培训辅导带考核验收,硬是让全省30多个新增实验室收样开检了。

  “看到周博士手腕上的伤没有?”王丽霞托起周正的胳膊,一大块仍未痊愈的黑痂赫然在目。

  “不小心烫伤的。”周正赧然一笑。

  10月26日,星期日。周正匆匆赶回家,想给下午就要出差半个月的妻子做顿饭,聊表些许歉意。带着满脑子的官司走上灶台,炒菜时手腕与滚烫的锅沿来了个“亲密接触”,等回过神来时,一层皮已经揭掉了。

  这一天,周正一家祖孙三代唱了一出“三岔口”:3岁的儿子呆在幼儿园,妻子下午离家,他随后出门,而临时征召的老母亲还在途中……
 

第五章 打擂攻关
 

  举国征集快检新技术

  9月28日,科技部发出一纸非同寻常的紧急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快速检测液态奶和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技术及产品。
一石激起千重浪。举国征集令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各种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最新科技成果,迅速从四面八方汇聚北京。

  “这真是一着妙棋啊!”面对这股瞬间涌起的科技热流,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

  9月17日,武津生由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升任科技司司长。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与风险,比之食品生产安全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令本以为进身“避风港”的他始料未及的是,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被卷入三聚氰胺的漩涡之中。
是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令质检总局尽快研究解决生鲜奶和乳制品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确保原料奶收购便捷顺畅和乳制品生产质量安全。

  尽管全国检测机构的所有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全天候作业,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原料奶和乳制品“批批检”的巨大社会需求。为确保奶农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推广、普及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早在9月10日,质检总局就曾下令所属检验机构和技术专家开展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的论证研究。武津生上任伊始,便接连于9月18日、19日组织质检系统专家就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技术研讨,要求有关指定研究机构不惜一切代价,争时间,抢速度,突破三聚氰胺快速检测难关。

  “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制,必须采取‘立足本系统,面向全社会’的特殊措施。”9月20日,总局蒲长城副局长明确指示武津生,立即商请科技部、卫生部和农业部,形成部际联动协调机制,举全国之力共同攻关。

  9月21日。武津生和副司长田壮以质检总局名义分别发函致电科技部、卫生部、农业部,商请对原料奶和乳制品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进行协调,紧急提供包括技术信息与专家咨询在内的科技支持。

  “事关重大,义不容辞!”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质检总局的协商提议迅速做出积极回应。

  9月27日。经过一周反复协商和周密部署,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质检总局科技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联合组织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专家研讨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副部长刘燕华,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总工程师张纲等亲自与会,同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一起对16家研究机构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研讨,会商通过了面向全国征集快速检测技术及现场统一测试评价方案,形成了会议纪要。

  9月28日。科技部向全国发布《关于征集快速检测液态奶和奶粉中三聚氰胺技术及产品的通知》,并明确提出应征的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的主要技术必须符合3大要求:(1)对三聚氰胺的检测准确,检测限小于或等于2mg/kg(L),重现性好;(2)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平均每个样品检测时间小于30分钟(包括样品前处理时间);(3)技术产品或仪器设备成本较低,运行费用低。

  截止10月7日12时,10天内科技部总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企业研制的快速检测技术近300个,经过技术初审筛选出126个单位的128种技术。

  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技大比武就要上演了。

  “不看PPT,只测PPM”

  10月10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由科技部、质检总局、卫生部、农业部共同组织的生鲜奶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现场统一测试评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上午8时许。参加本场测试评价活动的数十家研究机构的代表早早赶到现场,熟悉测试环境,打探相关信息。

  “科技成果统一测试评价,同场公开比武竞赛,在国内科技界没有先例,算得上是一个创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梅研究员说,“这是一次现代分析技术的国家大考,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阳光、透明的原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受命承办此次测试评价活动,李红梅成为搭建测试平台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上午9时整。四部委联合召开现场测试评价预备会,参与测试单位进入指定地点展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擂台赛。”李红梅情急语快:“从测试规则方案的制定到测试评价体系的确立,从测试场地的设计到测试盲样的备制,从测试方法的分类到测试人员的组织,这么复杂的一个技术平台的构建,要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完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上午9时30分。测试评价专家组名单公布。由科技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和农业部联合推荐选聘的11位评委,全部是当今我国分析技术界一流知名权威专家。

  “最耗时的工作,要数对征集的近300个测试技术方法的基本信息统计确认了。”李红梅介绍说,根据应征单位上报的方法名称、基本原理、测试样品量、时间、使用仪器等内容,统计核对制表上报专家组,经评审筛选确定参加测试单位和测试技术后再分类编组,并逐一通告参试单位。对有特殊需求的测试方法,还得为参试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上午9时40分。由北京市质监局协助取自北京郊区奶站的生鲜牛奶,全部送抵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测试盲样备制工作展开。

  “最大的挑战,就是配制盲样。”李红梅解释说,所谓“盲样”,就如同高考试卷。盲样是用当天的鲜牛奶添加不同量的三聚氰胺和各种干扰剂配制而成的。由于鲜奶的保质期很短,备测盲样必须当天上午制作下午测试。为了保证盲样的精确性,配制小组8个人全部挑选的是技术精湛、能力很强的专业技术人员。“1400份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盲样,要在3个小时内配制封装完成。”李红梅说。

  上午10时。测试评价专家组召开会议,一致推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方向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永宁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为副组长。专家组全体成员签署保密协议后,按照现场测试不同组别分工进行监测。

  下午1时。专家组宣布参试单位及技术方法名单:经对申报单位128份有效检测技术资料评审,专家组确定36家研制单位的37种快速检测方法参加本场统一测试评价活动。通知发出后,有11家研制机构由于自身技术原因主动申请退出。实际参试的研制机构25家,快速检测方法26种。

  在专家组的主持下,所有参试机构进行随机抽签排序,检测人员领取进场测试证。

  下午1时30分。1400份测试盲样配制完毕,专家组签收封存。

  下午2时整。26种快速检测方法的测试操作人员凭证鱼贯进入戒备森严的测试大厅,现场监测专家将随机抽取的每组9份测试盲样分发到位。

  一场紧张激烈的分析测试技术擂台赛打响了。

  “这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质检总局科技司科研管理处岳宁处长兴奋地说,“速度快不快、准确度高不高、操作便不便、耗费低不低,现场揭晓,立见高下。”

  “局外人很难想象,这场举国科技征集活动催生的场外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岳宁说,申报检测技术的研制单位和主研人中,既有中外闻名的科研机构、著名高校和大型公司,更不乏享誉科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谁都清楚,在这样一场实力雄厚、高手林立的科技大考中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拔取头筹意味着什么。

  于是,有人兴冲冲带着PPT(幻灯片)捷足先登了。岳宁笑脸相迎:“对不起,我们不看PPT,只测PPM(三聚氰胺检测值)。要不你们先测一测盲样?”来者闻言即退:“我们的方法正在优化,等验证完了再测吧。”

  更有甚者,通过部际联动协调线上四部委内部拉关系的有之,千方百计打探专家评委开后门的有之,透过新闻媒体发布消息先声夺人的有之,找省市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推荐批示的亦有之……

  某高校声称研制出了3种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在本地闹出了很大动静,而且通过记者的内参反映到了国家最高行政当局。科技部和质检总局立即派专人与之联系,并启动专场测试评价程序。对方不得已吐露实情:只有一种方法基本具备测试条件。

  一种就一种吧,现场测试循序展开。9份盲样检测完毕,准确率仅为33%。

  专家组组长喝令关掉全程监控摄像机:“你们测过准确率吗?”

  “我们没做实测验证。”对方满脸愧色。

  “连实测都没做,就闹到中央要推广呀?”专家组组长随手一挥检测结果评价单:“我们要如实向总理报告这个检测结果。”

  “别,别,别,我们回去再研究。”

  ……

  “应该说,能够最终走进现场统一测试评价大厅的都非等闲之辈。”岳宁正色道:“假以时日,很多富有创新价值的快速检测技术都会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下午5时。现场测试结束,专家组当场宣布测试评价结果。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

  谜底即将揭晓。

  一个新纪录的诞生

  还记得李红梅吗?

  此刻,站在这座现代科技大比武擂台中央的,正是这位巾帼擂主。历经3轮竞争激烈的现场测试评价淘汰赛,她率领科研团队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她和她的团队凭借《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以所有参试方法中独一无二的100%准确率技压群芳,赢取桂冠,更以五大技术优势被专家组和四部委一致推荐为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检测速度快捷。从取样、前处理到检测结束不超过15分钟。

  ——普及应用率高。全部使用国产仪器,单套价格不超过5万元,且全国93%以上的检测实验室已经配备使用。

  ——操作方法简便。前处理手摇就可以完成。

  ——检测成本低廉。单次检测直接成本只需50元。

  ——检测定量限低。检测下限0.03ppm,定量限0.5ppm,完全满足限量2ppm要求。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样一项既科学先进又经济实用的检测技术,李红梅和她的技术团队从课题设计到参与现场测试评价,仅仅只用了15天时间。

  “能够创出这样的科研高速度,首先得益于质检总局和计量研究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李红梅说,“不然,质检系统怎么可能在这场全国大考中包揽前三甲呢?”

  “说实话,在质检系统内部,我们启动快速检测法的研究可能是最晚亮相的。”据李红梅介绍,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刚一爆发,系统内国家级检测实验室大都按照总局的部署展开了研究。9月19日,质检总局再次召开快速检测技术研讨会,蒲长城副局长亲自致电计量研究院张玉宽院长,希望计量院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李红梅率领她的攻关团队,以百米冲刺的加速度,力求尽快推出可行可靠的方法。

  为了保证科研经费急需,张玉宽院长赋予李红梅“特权”:研究所需开支,无须呈报院领导审批,李红梅签字即可从财务部门直接支取。一个星期内,她就花费100万元。

  “何止是经费保障,凡需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大事小情,张院长都想到了。”李红梅说,“就连一天三顿饭,都指定专人定餐送到实验室。”

  为了早日突破技术难关,李红梅和她的团队每天清晨6时进实验室,深夜12时以后下班。即令余下的6个小时,也不是人人都能休息的。一部分人要留守实验室继续做试验,另一部分人回到家还要轮流完成一小时的“接力研究”。往往是深夜下班时没有做完的项目,到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已经有了预期的结果。

  李红梅带领的研究团队学历层次特别高。13名研究人员,9位是博士和博士后,3位是硕士,且大部分人都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我是他们中间惟一的‘老本’。”李红梅调侃道。

  “这样一个团队一旦进入最佳研究状态,其创新爆发力是惊人的。”李红梅介绍说,越是科学的越简单,越是精密的越便捷。快速检测就是要实现复杂技术简单化、精密操作便捷化。为此,他们在前处理和分析技术两个关节点上寻求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为了实现蛋白完全沉淀与三聚氰胺足量萃取,他们经过反复比对实验,终于找到添加乙腈试剂的最佳值,并将样品振摇方式由设备昂贵的摇床振摇回复为简单原始的人工手摇。他们研制的分析技术,不仅设备最少、投入最省,而且方法简单、精度很高,6分钟便可完成整个分析步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

  10月6日。李红梅领衔研制的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技术与其他研究机构选送的8种快速检测技术一起,率先进入首轮现场统一测试评价。测试完毕,结果报出,检测大厅涌起一股欢欣鼓舞的热流。

  10月7日。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作出批示:立即启动国家标准快速制订程序,尽快完善推广使用。

  同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方法立项专家会。国家标委主任纪正昆向农业食品标准主管部门发出指令:“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以解国家燃眉之急!”

  10月8日。质检总局科技司协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指定国内12家重点检测实验室,协同开展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法3轮验证实验测试。从检测方法的可靠性验证,到仪器耗材的适应性验证,此后5天5夜,李红梅及其科研团队仅备制发送盲样就达1080份。

  10月9日。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召开《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方法专家预评审会。

  10月12日。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审查会。

  10月13日。质检总局向国务院呈送《关于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进展情况的报告》。

  10月15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一个国家标准从审查立项到发布实施,只用了短短9天时间。在共和国的标准史上,这无疑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

  10月16日。质检总局召开《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新闻发布会。

  10月24日。质检总局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应用国家标准<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的通知》。

  10月下旬。李红梅和她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全国省以上质检机构检测技术骨干培训任务。
 

第六章 特殊监管
 

  总书记:“你们要切实加强监管”

  黄永平,安徽省蚌埠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科长。2003年转业进入质检系统以来,始终奋战在质检监督第一线。

  9月17日上午8时。作为驻厂监管组组长,空军飞行员出身的黄永平以军人特有的干练作风,率领自己手下两位年轻的科员,准时进驻本市乳制品骨干企业——福淋乳业公司。

  这是非常时期打破常规的特殊应急之举。责任与使命同担,风险与艰辛备尝。困难面前,质检将士用无言的行动书写出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深情。

  同日。全国质检系统3886名干部走进1644家乳制品企业展开驻厂监管行动,实现在产企业全覆盖。

  福淋乳业公司是一家民营乳制品加工企业,乳制品销量占蚌埠市场的三分之一。黄永平迅速进入角色,履行监督把关职能。

  17日下午5时。第一批液态奶下线,随即采样送检。

  18日凌晨2时。4个批次产品全部抽检合格,黄永平在产品出厂报告单上,第一次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签就是18天。黄永平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夜之间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他更没有想到,共和国的领袖会走进一间小小的驻厂监管办公室,与他亲切握手对话。

  9月30日下午4时30分。黄永平监管的蚌埠市福淋乳业公司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在福淋乳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总书记仔细察看奶制品的生产过程,重点了解牛奶的脂肪、蛋白质、水分等检测程序,还拿起几瓶“福淋酸奶”和乳品饮料,举在眼前仔细察看配方、含量和生产日期。

  在化验室,总书记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化验过程和化验内容,仔细观看了电脑记录。得知蚌埠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派驻了质量监管员,总书记连忙说:“我去看看他们。”

  走进驻厂监管员办公室,总书记与监管组组长黄永平、监管员田涛、张亚东一一握手,亲切交谈。

  总书记:“你们是质监局的吗?”

  黄永平:“我们是蚌埠市质监局派出的驻厂监管人员。”

  总书记:“你们什么时候驻厂的?”

  黄永平:“我们是从9月17日开始驻厂监管的。”

  总书记:“你们是不是每天都驻厂?”

  黄永平:“是的,我们实行24小时驻厂监管。”

  总书记:“你们是不是对产品进行批批检验?”

  黄永平:“我们对所有出厂的乳制品实行批批检验。”

  总书记:“你们驻厂以来,福淋的产品是不是批批都符合要求?”

  黄永平:“是的,每一批都合格,合格后由监管人员签字放行。”

  总书记:“你们辛苦了!”

  听了黄永平的回答,总书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临别,他再次嘱咐驻厂监管人员:“你们要切实加强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胡锦涛总书记国庆前夕视察乳制品企业,检查质检工作,看望驻厂监管人员的消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迅速传遍祖国大地,极大地鼓舞激发了广大质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10月1日,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河北保定考察乳制品生产企业、慰问一线质检干部职工时,明确要求质检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切实加强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这个名不好签啊!”

  面对眼下这张乳制品合格出厂签字单,张敬农的手颤抖了。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他深知自治区质监局和呼和浩特市质监局局长们此刻承受着多么异乎寻常的压力:内蒙古全区80万奶牛养殖户,300万头奶牛,年产1000万吨鲜奶。素有“乳都”之称的首府呼和浩特市乳制品产量占据全区的80%,中国两大乳制品巨头伊利和蒙牛的公司总部和核心生产企业,都在呼和浩特市,仅这两大企业的乳制品年产量就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呼和浩特市质监局只有60多名干部,包括区旗县局,满打满算,也不过200来号人。现在一夜之间就要派出覆盖全市10个区旗县的督导检查组和进驻所有生产企业的现场监管组,只能咬紧牙关唱“空城计”,把能动弹的人都往火线上推。

  伊利集团总部和生产基地位于新城区金川开发区,实行驻厂监管至少需要7名监管员。而成立不到一个月的金川质监分局连局长在内总共才5人。位于和林格尔县的蒙牛工业园区就聚集了旗下9家大型生产企业,加上另一家乳制品公司,需要驻厂监管的企业就有10家。而和林格尔县质监局把行政事业编制人数加在一起也只有17人!

  “从自治区局到呼和浩特市局,局长们那个难啊,真好比大年三十包饺子缺了盖帘子,借都没处借。”张敬农一脸无奈。拆东墙补西墙,他总算把驻伊利总厂和下属分厂的监管员调剂到位了。但面对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进厂的原料奶和全自动化生产下线的乳制品,如何有效监管?谁能对产品质量安全签字负责?

  “职责所守,使命所系!”张敬农神色凛然:“第一张单我来签,天大的责任我先担!”

  他想以身示范,为驻厂将士壮威。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自治区质检系统这支队伍让他见证了太多的惊奇,生发了太多的感动。

  9月12日。呼和浩特市质监局白兴发局长接到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急令,年轻的蒙古族小伙额尔德木图受命突击。一天一夜收齐样品,13日搭乘民航班机送往北京。适逢中秋佳节前夕,额尔德木图连夜折返。回到家中,妻子早已包好饺子在等着他。然而,没等饺子煮熟,电话接踵而至:马上回局参加紧急会议。开完会回到家,妻子把煮过的饺子放进蒸锅刚蒸热,电话铃又响了:立即到企业抽样。凌晨1时回到家,额尔德木图把凉了的饺子重新用油煎好,还没有咬上一口,又来了紧急通知:火速回局领受重要任务。就这样,一碗饺子煮了蒸,蒸了煎,额尔德木图最终也没能吃进嘴里。

  9月14日。和林格尔县质监局局长陈捍岳驱车100多公里回到武川县的老家,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过中秋。年迈的父母三四天前就把美食佳肴备齐了,父亲亲手做了一个四五斤重的大月饼。良宵塞外,皓月当空。就在这时,市局的电话通知到了:即刻就位!没来得及吃一口父亲制作的月饼和母亲烧烤的全羊,陈捍岳连夜赶回和林格尔县。这一别,此后两个多月他再也没与父母妻儿相见。

  可歌可泣的真情故事,感人肺腑的悲壮场景,一幕幕映现在张敬农的脑海。值此应急特殊时期,签不签这个字,担不担这份责,个人功过毁誉事小,人民安危祸福事大。

  9月17日中午12时。伊利集团复产后的首批产品下线,抽检合格的液态奶整齐码放库房,等待着驻厂监管组最后签字出厂上市。

  张敬农认真审核从原料奶进厂到乳制口入库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报告和检测数据。在这场灾难中,伊利、蒙牛遭受重创,损失巨大。复产首日,企业精细严谨的程度无以复加。从原料奶到产成品,除去国家标准规定必检的项目指标和三聚氰胺测定,企业增检项目达40多个。

  两个小时过去。张敬农确认生产环节均无瑕疵,检测数据全部符合标准,再一次拿起笔,准备签字放行。

  然而,张敬农还是没有签。放下笔,他拨通了自治区质监局刘秀清局长的电话:“产品抽检合格签字放行还要履行哪些程序?”

  张敬农问得急迫具体,刘局长答得耐心细致。

  “签字吧,张局长。”伊利集团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催促道。

  “等等,容我再想想。”言毕,带着驻厂监管人员沿着各个生产环节重新巡视了一遍。回到监管办公室,又一次拨通了自治区质监局监督处陈丽娜处长的电话:“这么说,我签完字产品就可以出厂上市了?”

  回答是肯定的。张敬农第三次拿起笔,终于在产品合格审批单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

  此刻,产品入库已整整4个小时过去了。

  “这个签名说不定具有文物价值呢!”张敬农如释重负,哈哈一乐。

  然而,他马上就要乐不起来了。由于伊利、蒙牛两大行业巨头连日停产,加之检测力量薄弱,导致呼和浩特市乃至整个自治区境内鲜奶收购不畅,各乳制品企业门前的奶车排起了长蛇阵。

  驻厂监管员频频告急,张敬农心急如焚。

  9月18日。质检总局驻内蒙古工作组、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质监局领导,紧急与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高层商讨对策,一套“三盯一封闭”(即盯奶牛、盯奶站、盯奶车,封闭运行)的收奶模式制定出台。伊利、蒙牛两大集团积极响应,当天即派出8000余职工进驻各个奶站。

  9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全区推行“三盯一封闭”模式,来不及检测的鲜奶一律生产大包粉作为原料保存,因此造成的损失,由政府给予补贴。

  9月20日。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实行“三盯一封闭”模式和乳制品企业自有奶站收购的原奶,可不实行批批检测。
鲜奶收购危机初步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千万奶农利益得到保护,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逐渐恢复,伊利、蒙牛两大集团及各地乳制品企业的生产与市场销量也稳步回升。

  10月上旬。蒙牛乳制品重返香港市场,港媒报道称:“连续多年被香港市民评为最喜爱的乳品又回到了香港。”

  张敬农终于舒了一口长气,但心里并不轻松:驻厂监管如何善终?时近隆冬,他手下几十位乃至自治区、全国数千名仍身处一线的战友们的安危冷暖令他牵肠挂肚。

  “把质检人的脊梁挺直了,别趴下!”

  “老赵,怎么你还没有下课呀?”

  三鹿事件至今,赵贵斌走在大街上,听到最多就是这句刺心窝子的话。

  54岁的赵贵斌,已在河北省鹿泉市质监局长的岗位上坚守8年。

  “套用赵本山小品的说法,咱中国从中央到省市县总共四级。”赵贵斌语带戏谑:“总局局长辞了,省局局长和市局局长免了,再往下可不就该轮到我这个县级市的局长了。”

  “两个多月来,我头上始终像压着一座泰山,背负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沉重的精神压力。”赵贵斌使劲咬咬牙关,眸子里露出刚毅的神色:“什么叫考验?就是要有打掉牙和着血往肚里咽的担当和韧劲。关键时刻,得把咱质检人的脊梁挺直了,别趴下!”

  鹿泉市境内4家乳制品企业,在石家庄市乃至整个河北省,产能产量都是最大的。虽然没有一家上市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但赵贵斌不敢丝毫掉以轻心。驻厂监管一下就调集了52人:4家生产企业,每家派驻7人;3个乳品仓库,每库派驻4人;还有3个劣质奶粉烧毁点,也是每处派驻4人。一个县级市局总共多少人?赵贵斌把全部的宝都押上了。

  “闭门家中坐,祸还会从天上来。”赵贵斌说,这段日子他如履薄冰,生怕哪个环节没想到捅出个大娄子来。平常他下班就关手机,有电话往座机上打。但现在不行,不仅白天黑夜归不了家,手机还得弄个响铃,怕万一听不见误了大事。

  “好心人劝我,保不准哪天就免了,你还穷折腾个啥呀。”赵贵斌不认这个理,恪守8个字:“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11月2日,父亲的忌辰。赵贵斌抽出身回趟家,呆了不足半小时。临别,母亲紧紧拉着他的手说:“儿啊,别惦记娘。国家的事大,咱宁可丢官,也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多么慈祥的母亲啊!”赵贵斌潸然泪下,泣不成声:“80高龄的老母孤苦地守着一个傻弟弟住在农村,我却连陪她唠会嗑的功夫都没有。”

  别样忠诚,别样风采。此刻,从北国大地到南疆城乡,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千千万万的质检人像赵贵斌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继续不舍昼夜地坚守在围剿三聚氰胺的战场上。

  11月16日。河北省驻厂监管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鹿泉市召开,赵贵斌的脸上仍然难见喜色。

  “还不到笑的时候。”赵贵斌佝偻着身子,两眼布满血丝。
 

不是尾声


  11月27日。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21批乳粉、第28批液态奶检验公告:市场销售新生产的主要品种乳制品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至此,质检总局已对9月14日以后18个省区市生产的82个品牌200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25个省区市生产的188个品牌2808批次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28个省区市生产的208个品牌15754批次液态奶,进行了抽样检测,质量均符合相应的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11月28日。

  记者拨通河南濮阳消费者李现信的电话。

  “咳!太唐突。”回忆起70天前的“电话事件”,李现信直乐:“我现在都不明白当时咋地就那么大火气。”
 
  “尽管有些对不住吴清海司长,但我不后悔。”李现信说,听了吴司长的一席话,使他相信政府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真诚守信对老百姓负责的。

  “你现在还喝奶吗?”记者忍不住问道。

  “喝呀,全家人都喝!”李现信回答得很爽快:“跟吴司长通话后,放下电话我就直奔超市,搬回来几大箱液奶和奶粉。”

  “都是什么品牌呀?”

  “伊利、蒙牛、光明,都是我喜欢的国产品牌。”

  李现信还告诉记者,现在他不仅自己一家人坚持喝奶,还到处动员亲朋好友大胆购奶喝奶。

  “当下奶制品是最安全的食品。”李现信哈哈一乐:“咱小老百姓在这个关口,也得大力支持民族品牌呀!”

  记者受到感染,陪着他大乐。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