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郝涛) 81岁的刘老先生8年内购买了近百万元的保健品,眼看着大多保健品都过期了,正好有人说要回收过期的,但要先交20%的手续费。刘老先生跟对方一报药名,对方估算约60万元,于是,刘老先生交了12万元。但是,刘老先生一直没等来回收保健品的消息。昨日记者获悉,两名诈骗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这是北京第一次出现以收购保健品为名的诈骗案例。
2008年3月,刘老先生接到电话,对方称是某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回馈客户,防止产品被不法商贩冒名,现正回收保健品,并且是按原价收回。这一意外“惊喜”让刘老先生格外兴奋,他报出了自己家里保健品的“库存”,对方初步估价60万元!但按照“规定”,刘老先生要先预交回收保健品总价的20%作为手续费,刘老先生要向他们公司先交纳12万元,而后再返还全款。
刘老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交了12万元手续费,并将剩余保健品打包装箱等待回收。转眼到了年底,他又一次拨打了对方的电话,可这次的“答复”却是:“您呼叫的用户已停机”。刘老先生立即报了警。
今年1月1日,警方终于在安徽省安庆市,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嫌疑人交代,他们以前在北京从事保健品推销工作,也参加过刘老先生参与过的保健品展会,辞职后盗取公司客户的信息,得知这些老人家中存有大量保健品。他们便针对这些防范意识不强的老人,炮制出回收保健品的圈套,实施诈骗活动。
目前正值春节临近,是亲朋好友互赠礼品的高峰期。警方提醒市民,请一定提醒家中老人,看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轻信上门、电话等促销服务。
幕后故事
退休老人的“保健”生活
8年花了百万
昨日,记者在宣武公安分局见到了受骗的两位老人,只见81岁的刘老先生和老伴衣着简朴,都已头发花白,面前的桌上还摆着一堆他们原来购买的保健品,包装十分精美,其中包括“茶色毒”、“鹿骨晶”、“木瓜胶囊”等。“都怪我们心太软,听不得促销员的忽悠。”刘老先生说,他和老伴都是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工资近万元,子女的工作也非常稳定,老两口有不少积蓄。
8年前,刘老先生碰到了一个推销保健品的小伙子,“老人家,有钱买点保健品吧,吸收快,比吃肉划算。”小伙子非常诚恳地推销,刘老先生买了几盒,老两口吃了后感觉不错,于是开始热衷购买保健品。
老两口在保证日常生活开销的前提下,购买了多种保健品来滋补自己的身体,只要遇到保健品展销会,老两口可以说场场必到,乐此不疲。一年下来,买保健品的花销近万元,几年下来,刘老先生发现已购买了价值近百万元的保健品。
子女劝阻不听
“家里的保健品很多,都记不清有多少种。”刘老先生说,他和老伴购买保健品上了瘾,如果不买就觉得心里不舒服。刘老先生说,子女和亲友听说他和老伴购买大量的保健品后,也经常劝老两口,但子女的劝阻根本挡不住自己的购买热情。
刘老先生说,他和老伴购买的保健品越来越多,装保健品的包装盒堆满了一个房间,根本就吃不完,因此出现大量购买的保健品过期。这么多的东西,扔了可惜,送人吧又没人要,这可让王老先生犯了愁。可巧这时自己得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振奋”的好消息,有人要原价回收这些保健品。没想到,就这一念之差,就中了骗子的圈套。
晨报记者 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