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餐具’凭啥由消费者埋单”是很多消费者的疑虑,事实上,对此种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就予以制止。2009年3月,一些媒体对我省的消毒餐具收费进行了曝光,并对“消毒餐具”和“筷子套组”的幕后加工过程进行报道,但是一年半过去了,太原市餐饮市场是否真的有了改观?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太原市几家中型餐馆。
“收费餐具”赫然桌上
记者在太原市北大街的一家火锅店发现,这里依旧在使用裹着塑料膜的收费餐具。塑料膜上广告赫然打着“收费1元”的字样,当记者询问服务员是否提供不收费的餐具时,服务员表示,那就只有木质的一次性筷子。记者之后又问这个餐具的使用费用是否要消费者支付,服务员吃惊地说:“当然是吃饭的人啦,这还用问吗?”邻桌就餐的李先生说:“我们来这里用餐,掏了饭钱,还要掏洗碗筷的钱。听说这种乱收费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就明令禁止了,可是这里照旧收费。这钱掏得太窝火!”与李先生同桌的陈女士也说:“说是收的消毒费,可它真消毒了吗?前几天,我在双塔寺街的一家饭店吃饭,打开餐具的塑料膜才看见,那杯子底有明显的淤泥痕迹。就连最基本的干净都保证不了,还说消毒,谁信呀?”
早在2007年8月,《中国日报》就提出:“餐饮企业若巧立名目重复收费,消费者即便使用了收费餐具,也可拒绝‘埋单’。”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餐饮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并承担相应的消毒费用,而不得将此转嫁给消费者。”《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中也规定:“餐饮服务项目除国家另外有规定的外,经营者不得随意收取任何名目的价外服务费或其他形式价外加价。”
事实上,部分餐饮企业对法律和规定熟视无睹,依旧我行我素地有偿提供着收费消毒餐具。
“筷子套组”收费依然
餐厅提供筷子、湿巾、纸巾、牙签四件一体的“套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常在外就餐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家里使用的擦桌布、擦鞋布都是从餐馆带回来的一次性湿巾。现在一般像样的餐馆都会提供‘筷子套组’,钱已经掏了,扔了可惜,就带回来用吧。”记者询问一家餐馆的服务员,“有不收费的筷子吗?”服务员说:“有,但是我们这里提供的纸巾是收费的,不如就直接选择这个‘筷子套组’吧?”记者继续询问:“若是就餐过程中,筷子掉在地上或是弄脏了怎么办?”“那就再买一套喽!”服务员不以为然地说。记者问一位正在餐馆前台结账的先生:“会对这个餐具使用的额外费用有疑问或不满吗?”“习惯了,现在饭店都差不多,不满也没办法。但这个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个方案,明确地规定一下,这样我们钱出得也能明白点。”
2007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一次性“筷子套组”收费问题表示:“餐饮企业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消毒达标的餐具、餐巾等配套设施及服务。餐具的费用已包含在经营成本之内。如果餐饮企业对配套服务收费,实质是变相降低服务标准,会使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餐饮行业的诚信。”
消费者在就餐过程中,有权利拒绝支付使用一次性餐具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可是从2007年到现在,这种不公平的交易行为依旧存在,而且是作为整个餐饮市场的普遍现象而存在,餐馆堂而皇之地收取费用,如果消费者提出选择免费餐具,餐馆方面又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其要求。
“餐具收费”责任在谁
记者了解到,太原市餐饮市场上的“消毒餐具”,大多是餐具保洁公司以每套低于1元的价格批发给餐馆,餐馆再从中抽取利润,另外餐馆还能省去雇用洗碗工和购买消毒器具的费用,真是双赢。
“筷子套组”的利润就更大了。稍一留意就会发现在“筷子套组”的包装袋上有该餐馆的广告,还有制作“筷子套组”的企业订货电话。记者随意拨打了一家制作商的电话,对方表示,一套“筷子套组”的价格在0.3元到0.4元之间,如果订购的数量很大并能长期合作的话,还能再低。这样我们来简单计算一下,一家中档餐馆以0.4元作为进价,对外卖1元,每天大约500人来此就餐,一天就能赚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年净赚10.8万元。这样的答案不禁让我们瞠目,一家中型餐馆单单一次性筷子套组的纯利润一年就能达到10多万元。难怪收费餐具迟迟不能退出餐饮市场。
对于消费者而言,本可以提出拒绝使用收费餐具的要求,但是很多人碍于面子,或是不愿因为区区1元钱破坏了吃饭的心情,也不愿因为这点问题找麻烦。这样纵容的心态,无形中又助长了部分餐饮企业欺诈消费者的气焰。
温馨提示
早在2007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已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提出禁止一次性餐具收费。我国首部针对餐饮企业制定的行业规范文件《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也于2007年12月1日起在国内实施。而转眼3年过去了,消费者的权益依然受到侵害。希望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餐饮业也要加强自律。
另外,要提醒大家,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只有4个月,逾期会携带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肝炎病菌等细菌。
本报记者 姚姬娥 本报通讯员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