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耳”、“莲子”、“百合”等命名的食品,其配料表中的主要配料却为苹果和枣;一些小食品上颇为引人的“字眼儿”在配料里则难见踪影……配料表里排在后面甚至不含的成分往往被“聪明”的商家“提炼”为醒目的食品名称,一些消费者对个别商家的这种做法表示质疑——食品标签名称怎可“偷换概念”?
食品命名避重就轻
家住南开区的于女士向记者反映,近日她购买了一品牌罐头类食品,该商品标签标注的名称为“银耳莲子百合泥”,标签上的图片也仅显示了这三种食品。于女士指着瓶装罐头的标签说:“但当我仔细看它的配料表时却发现,这三样食品不仅被排在配料表的后半部分,而且还在苹果和枣的后面。原以为自己购买了银耳、莲子、百合为主要原料的食品,没想到主料却是苹果和枣。”记者在该商品标签上看到,“配料”依次为水、苹果原浆、枣原浆、苹果浓缩汁、银耳粉、玉米淀粉、莲子粉、百合粉。记者深入走访市场发现,一些以“莲子”、“银耳”醒目冠名的食品,其莲子、银耳成分却排在了配料表的最后;此外,还有的小食品包装上虽然印有诸如“牛板筋”等引人注目的字眼儿,但配料中却难觅其成分。
配料排序大有学问
采访中,一些消费者询问记者,食品配料表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其加入的多少究竟有没有联系呢?为此,记者走访了质监部门的食品专家。据多年从事食品监督检验的权威人士介绍,看似小小的食品配料表,其配料的排列顺序并非随意,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中规定:各种配料必须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也就是说,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成分其加入量要多一些,加入量越少越排在后面。”专家进一步解释说,“该国标中还规定:‘食品标签应表明食品真实属性,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有关人士认为,个别商家为食品命名时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显然欠规范,很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
虚假命名只为好卖
那么,商家在为食品命名时缘何喜欢避重就轻呢?一位多年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的业内人士透露说:“这种将价值较贵重的配料‘提炼’出来作为商品名称的做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达到商品好卖的目的。”天津商业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黄聚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营销学角度讲,产品命名的好坏对企业品牌战略的成败有很大关系。但产品的销量不只是靠命名实现的,关键是能否通过消费该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如果产品不具备卖点所宣传或暗示给顾客的应有效果,怎么起名字也只是概念炒作或概念游戏,最终还是要被市场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