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本涨价还是价格游戏?
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价格上调似乎顺理成章,但记者跟踪多年洋品牌奶粉市场发现,涨价已成为洋品牌奶粉商的习惯行为。事实上美赞臣、雅培、惠氏、多美滋等洋品牌婴幼儿奶粉每年都有提价的行为。
据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提价最高22%,2007年最高10%,2008年最高20%,2009年最高10%。如果按照最高涨价幅度计算,从2006年到2009年,洋奶粉最高涨价幅度累计62%,年平均涨幅达到15.5%。
洋品牌奶粉每次涨价理由,无非是综合成本上升、换包装、配方升级等,但广大消费者不禁质疑:奶粉生产成本是否年年都上升?配方升级到底能给产品带来多少内在价值的提升?年均15.5%的提价幅度是否合理?
对于洋品牌奶粉屡传涨价消息,国内乳业专家、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就不认可“成本说”。他指出,国际奶粉原料价格比去年年底下降了数千元,奶粉涨价与成本关系不大,主要是一种市场手段。目前洋奶粉市场平均利润为50%至100%。
业内人士指出,洋奶粉连续涨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反映的是几年来中国奶业市场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过去10年内中国奶粉品牌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国内市场,外国奶粉品牌只占三成。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一些消费者改买洋奶粉,国外禁止进口中国奶粉,中国大大小小的乳制品企业也纷纷购买澳洲、新西兰等进口原料奶粉,中国奶业遭受到严重冲击。”王丁棉指出。
与此同时,外资奶企乘虚而入,从生产到销售大举向中国市场扩张,很多外国知名品牌纷纷在我国建立起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并利用价格操控市场。从此中高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市场占有份额“彻底颠倒过来了”。据统计,在中国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上,仅美赞臣、雅培、惠氏、多美滋这四大洋品牌就占有60%的市场份额。目前,洋奶粉基本上掌握了中国中高端婴幼儿奶粉的价格话语权。
据广州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4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奶粉2.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1%,价值8928万美元,增长81%。进口奶粉量价齐升,反映在终端零售环节就是奶粉尤其是进口奶粉价格的先后提价效应。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研究所所长黎友焕指出,利用价格操控市场是跨国公司的惯用手法,而去年以来,国内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就有外资操控的嫌疑:“特别是去年3月到5月,外资品牌奶粉几乎是‘无厘头’涨价。”黎友焕还指出,在中国处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艰难时期,这种涨价行为或散布涨价行为可能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某种产品涨价-相关产品涨价-产业链涨价,其后果相当严重。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