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食品烟酒 >

台湾毒塑事件延烧 受污染产品增至924种

时间:2011-06-06 09: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国家质检总局6月5日再次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问题企业增加到276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24种。其中包括多种儿童食品。质检总局明确表示:“问题企业的相关产品一律不得进口。”

  名单显示,目前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共六类,分别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

  在岛内,由于台湾老牌食品供应商开元公司曾从“染毒”的金果王公司进货,导致大批下游客户受牵连,目前已知有千余家餐饮企业受其影响,其中包括圆山饭店、福华饭店以及欣叶餐厅、西堤牛排馆等知名饭店和餐馆,影响层面惊人。而“毒源”之一的宾汉公司下游客户千宾香精原料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果酱,其供应对象包括各类冰品店、烘焙行、面包行。有关部门目前正对受污染果酱进行紧急追查。

  目前被羁押在看守所的台湾昱伸香料公司负责人赖俊杰,上周末在提讯时再抛“震撼弹”,他主动向检察官供出,岛内有7家知名果酱、面包及糕饼烘焙业者,也是他家塑化剂的主要客户。

  据《联合报》报道,检察官听后大吃一惊,要求赖俊杰进一步提供下游业者资料,赖对此相当配合。检方庭讯结束后,立即紧急研商对策,为免问题果酱、面包扩散,决定近日联合卫生、税务等单位,在北部及中部地区同步进行彻底追查。

  检方办案人士指出,台湾果酱、面包和糕饼市场非常大,尤其在都会区,面包糕点几乎已取代米饭,成为许多人的主食,如果也含塑化剂,影响非同小可。

  大陆台商不敢再夸MIT

  “不久前才看到台湾珍珠奶茶登陆欧洲,才过几天,看到电视上爆出台湾塑化剂风波;刚刚还在为台湾食品感到自豪,转瞬间却感到无地自容。”一位上海台商感叹中显出自尊心受损的无奈。

  一位台商被问及塑化剂风波时说:“拜托不要再夸大塑化剂风波啦,那样会伤害到台湾的集体形象。”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毕竟许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还需要一个交代说明的过程,台湾厂商有必要此时展开彻底自清。

  一向为台湾产品自豪的台商,因为塑化剂事件,不敢再自豪地说“Made in Taiwan(MIT)最赞”了。塑化剂让MIT蒙上阴影。这些年台湾各县市相继来大陆推销食品,价格远高于台湾内销价,凭借“台湾原装、纯天然品质”等,初来乍到赚到不少钱。

  曾几何时,一提到大陆食品,许多台湾人就会嗤之以鼻。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大陆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这些都是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中衍生出的问题。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目前,大陆相关部门已经出台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法》,一旦有人触法,就将严惩。

  一位大陆台商说:“以前总是看人家的笑话,这回台湾一次就丢出一颗更大的‘炸弹’,真让我们无言以对、无地自容。”岛内民众更是对塑化剂的伤害,愤怒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塑化剂在台湾已经潜伏了二三十年,恐怕没有人没喝过珍珠奶茶,许多小朋友更是喝着果汁长大的。

  “安全保证”神话的瓦解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在台湾媒体撰文指出,曾经盛名的“Made in Taiwan食品安全保证”神话,一夕间瓦解,这要多少年才能挽回?我不敢、更不忍心回答。

  文章说,由于台湾人比别人更能抓住大陆人胃口,几年下来,当大陆经济崛起时,有些食品品牌成了台湾人的天下。

  她说,生产毒料的黑心厂家不过2至3家,但他们廉价贩售的对象却是一条长长的生产链,把台湾缠得无法呼吸。于是,过去一周,我们看着台湾一区一区地沦陷,一家又一家大厂被点名。曾经是亚洲“食品王国”的我们,如今不是一点一滴流失信誉,而是秋风扫叶般,由小变大、再变成超大龙卷风,最终飞出台湾。

  《联合晚报》社评指出,塑化剂风暴席卷全台,小至夜市、连锁茶饮,大到饮料龙头、五星级饭店,无一幸免。长期而言,厂商若不能摆脱受害情结,打造新品管概念,重建民众崩溃的消费信心,才真是产业最大的危机。

  炎炎夏日到来,正是各式果汁饮料旺季,商机动辄数百亿元,业者因小失大之后,思维也应调整。下架回收、业绩滑落事小,信誉与消费者信心何时重建事大。台湾这场“塑化人生”,消费者与业者都得到惨痛教训。

  生活中塑化剂“每天都遇到”(延伸阅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化剂广泛存在,塑料袋、儿童塑料玩具、香水、指甲油、化妆品等里面都可能含有塑化剂,不过专家表示,这些含量极其微小的塑化剂不足以造成太大影响。

  据《新京报》报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厉曙光对塑化剂的研究长达16年,近日他说,把热包子、馒头、玉米棒、点心装入塑料袋中、擦香水、涂抹指甲油、头发定型水,都有可能与塑化剂“碰面”,甚至包括空气中、水体中也有极微量的塑化剂。

  “生活中每天会遇到,避免不了。”厉曙光介绍说,塑化剂目前约有2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3种,为DEHP、DVP和DOP。台湾此次发现的是DEHP,最常用,占全球塑料塑化剂消费量的86%,多用于塑料制品、玩具、橡胶管等,可增加弹性。

  厉曙光指出,台湾塑化剂事件是人为直接添加到食品添加剂中,剂量比较高,毒性大。而他所研究的主要是塑料包装中塑化剂的迁移量,从目前来看,塑料包装中迁移出来的塑化剂的量非常少,由于人体有代谢功能,可在24-48小时内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这样微小的量还不足以带来危害。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呼吁,尽量少吃一次性或塑料包装的食品,家里储藏食物尽量用瓷器或传统的容器,这样可以避免风险。(记者 王连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