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食品烟酒 >

双汇“偶然性翻船”或是地方政府害了企业

时间:2011-03-21 10:56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徐锋
  

  河南再现瘦肉精猪 双汇猪肉信不过

  双汇回应“瘦肉精”事件:报道属实 致歉消费者

 

  双汇陷入“瘦肉精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前的食品监管体系,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错位与纵容袒护,害了我们的企业,让他们把胆量从“偷针”练到“偷金”。

  事实说明,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组没说假话。近日,针对“瘦肉精”丑闻,河南展开“拉网式排查”,数据显示,“双汇”部分冷鲜肉“瘦肉精”抽检确实呈阳性。

  这场“瘦肉精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心理不安是:双汇这么一个“大品牌”都敢于公然使用瘦肉精猪肉,那些占据着肉类市场巨大份额的“中品牌”、“小品牌”甚至“无品牌”们,能让我们放心吗?

  尽管,漯河官方在问题刚曝光时,对来自各地的记者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惹来恶评,但从河南省后续动作来看,还是比较认真的——近日,该省迅速派出4个督导组赶赴15个省辖市,以雷霆万钧的力度,查获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个养殖场和养殖户,控制涉案犯罪人员32人,其中包括一些县市畜牧局局长,“打击的决心很大”。当然,从事态发展的逻辑顺序也不难看出,起到关键因素的是央视一剑封喉的曝光、上级部门的高压督办。

  不难看出,双汇陷入“瘦肉精门”更多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若不是央视突如其来的曝光,双汇富含瘦肉精的“健美猪”肉产品依然会畅销各地。而这个“门”的偶然打开,呈给公众的不是媒体监督的胜利之喜,更多是对未监督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不可知、不可控之忧。双汇被曝光后,有兽医专家爆料称,“使用瘦肉精仍是潜规则”。在中国经济实力日益赶超发达国家之时,食品安全却成为公众心头永远的痛,成为国人幸福感提升的阿喀琉斯之踵。食品“打黑”与官场反贪一样,形成某种“指哪打哪、到此为止”的吊诡局面,实在值得深刻反思。

  监管体制整体滞后,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代语境”。一有食品问题,大家习惯性就会批评监管失职。而一个更深远的问题是:当整个食品监管网络的理念、思维、标准都还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能吃饱”阶段,又怎奢望“放心工程”能在某一类食品上单兵独进?时代在迅猛发展,尽管监管理念也有所跟进,但食品的“人工改造与添加技术”显然魔高一丈。如果我们的监管永远只被问题推着走,而缺乏系统性预防功能,便只能永远陷于被动。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屁股歪到“当地支柱企业”的板凳上,平时姑息,出事包庇,利益驱动决定其本能反应就是替企业说话,充当企业的贴心人、救火队,为了“保驾护航”,更为逃避监管失职甚至官商勾结的罪名,不惜与公众利益为敌、与舆论监督顽抗到底。从三鹿奶粉,到海南毒豇豆,到化学火锅,莫不如是。一场场单纯的企业危机,居然第一时间便切换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危机,主动趟浑水,这种“自觉”与“对号入座”,已成为我们的特色,实在令人喟叹。

  事实上,此番双汇瘦肉精排查工作,即便是在上级高压之下,河南沁阳、温县等地的监管部门仍犯了“上紧下松”的顽固毛病,抽检合格率竟高达98.8%。幸亏央视一追到底,才让当地不得不认错,并承诺“重新排查”。河南瘦肉精事件,从发现、曝光,一直到“拉网式排查”环节,都要新闻媒体来推着走,否则监管系统就要失灵,这实在是媒体不可承受之重,实为可悲!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前的食品监管体系、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错位与纵容袒护,害了我们的企业,让他们把胆量从“偷针”练到“偷金”。这才是更让公众不安的一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