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李寒芳)美国牛肉进口一直是台湾社会的敏感问题,而近日数批被检验出含有瘦肉精的美国“问题牛肉”,再次让“美国牛”成为台湾舆论的关注热点。
台湾卫生主管部门近日抽检发现,市场销售的去骨美国牛肉中有数件含有瘦肉精,这是台湾自2007年恢复进口美国牛肉后首次发现瘦肉精。
据台湾媒体报道,瘦肉精是β受体促进剂的一种,一般指“培林”,目前台湾依法不得检出,进食含瘦肉精的肉类可能会引发气喘及心脏病。
此次台湾检验出的“问题牛肉”瘦肉精含量低于2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根据台湾食品药物管理机构负责人康照洲的说法,以这样低的含量,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暴食30到60公斤的牛肉,才会达到每日安全摄取量的上限,但台湾社会仍对此次食品安全问题如临大敌。
抽检结果公布后,业者立即对“问题牛肉”实行下架,对曾购买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办理退换货。台湾卫生主管部门召开记者会公布相关情况,宣布着手追查“问题牛肉”来源及流向,在全台范围内加强查验进口肉品。
美国方面也立即作出了表态。美国驻台机构15日称“希望台湾订定与先进科学研究及国际标准一致的进口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美国与26个国际机构都同意瘦肉精可少量残留,台湾却规定不得检出,台湾也应符合国际标准”。
这一声明遭到了岛内民意代表的强烈反弹。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杨丽环表示,台湾是花钱去买美国牛肉,美国就要符合台湾的标准,没理由要台湾跟着美国修正,美国不能拿“检验标准不同”当借口。
在处理进口肉品问题上,台湾曾有数起前车之鉴:2007年8月,台湾曾打算对部分种类的低残留瘦肉精“开闸”。消息传出后,由于担心美国猪肉将大举销台,台湾养猪协会率领猪农到卫生主管部门大门前抗议。2009年10月下旬,台湾同意进口30个月龄以下的美国带骨牛肉、内脏和绞肉,曾引发台湾政坛旷日持久的“牛肉风波”。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17日均公开表示,不会放宽瘦肉精标准,这场风波有逐渐平息之势。但美国牛肉输台一直是双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美国牛肉能否再顺利端上台湾民众的餐桌,仍要看后续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