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旅游教育 >

职校走出徽州“三雕”传人

时间:2010-04-19 07:39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给职业教育带来机遇

  粉墙黛瓦马头墙,十几间工作室连成两排,样式上仿照古代“贡院”(科举时代的考场)而建。平日里,穿白大褂的学生出出进进。在不少新生眼里,这里像一个“特区”,实际上,它是安徽省行知中学新建的徽雕专业实训基地。

  传习基地传承“非遗”希望

  徽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华,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安徽的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培养徽雕人才,传承徽派文化,2007年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安徽省行知中学成立歙县徽雕艺术学校,开设徽雕专业,两年后该校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非遗”传习基地。

  2009年2月,历经三年锤炼,徽雕专业首届9名同学顺利毕业。学校特意为他们的作品举办了一场拍卖会,上百件歙砚、徽州木雕、石雕、砖雕、仿古家具拍出了“令人心动”的价格。目前,这批毕业生已经与当地的徽派文化作坊、工艺厂签约,在名师的指导下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

  徽雕专业的创办,可以视为文化、教育部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尝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融古汇今”,在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上探索的一种创新。

  目前,安徽已有数家职业学校开设了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并被评为“非遗”传习基地。其中,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创办了全国首家“木工学校”,传授制作八仙桌、太师椅等徽派木工技艺,并为毕业生颁发“匠士”学位;泾县职高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定期招生,定向培训,为中国宣纸集团输入大批人才。

  一方面,“非遗”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学校的知名度、吸引力,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注入徽派文化内涵,成建制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让社会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