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旅游教育 >

假洋文凭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招生宣传偷换概念

时间:2011-06-29 06:0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犯罪嫌疑人为“美国理工大学”招生准备的“话术单” 本报记者 来扬摄

  本报记者 来扬

  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两百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凭骗局》的报道,披露了北京市海淀区破获了多起涉嫌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诈骗的案件。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燕园资源大厦4层办公地点的标牌也被取走。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试图联系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了解其受骗经过,但多数受害者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近日,经相关案件承办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饶明党的协调,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一位假洋文凭骗局的受害者范蓉梅(化名),请她讲述了受骗经过,并谈了她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

  范蓉梅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前,她参加了所谓的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的课程学习,并为此支付了近10万元的报名费和学费。但在学习结束后,范蓉梅和她的一些同学发现,他们所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只是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自行颁发的证书,而该学院本身并没有授予学位的资质,于是,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范蓉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犯罪嫌疑人在向潜在客户宣传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及其相关项目时,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引导他们相信其宣传内容。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范蓉梅说,“首先,一个教育机构是要在政府注册的;第二,它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资质;第三,它得有中国大使馆的认证。”

  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不少没有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的企业高管相信其招生宣传内容的原因之一。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等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看到,他们都会强调自己具有“权威认证”,例如美国州政府或州教育局的认可、美国高等教育学术评定委员会的专业认可、国际认证理事会的认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对该高校的文凭认证,等等。

  据雅力国际教育首席执行官胡靖介绍,在美国,管理教育的职责是下放到每个州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大学教育。美国教育部并不认证大学,这与我国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同时,在美国成立注册一个大学较为容易,这就给“野鸡大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因此,虽然一些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宣称的“获得美国某个州的认可”等内容是真实的,但它们并不能成为其具有授予学位资质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是在偷换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并不是一家可以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而只是一个培训班。它确实有一个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认证,但这一认证其实跟授予学位的资质风马牛不相及。”范蓉梅说,“然而,犯罪嫌疑人把所有的这些材料用中文给你排列在一起,一些不了解教育培训业务的人很难去甄别它是否正规。他们一定会受骗的。”

  为了进一步获取潜在客户的信任,犯罪嫌疑人还会向他们出示承诺书。

  记者在一份2010年9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中国的招生代理机构出具的承诺书上看到,其中有“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的名称系在美国纽约州合法注册的学府、非营利性机构”,“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具有独立颁发DBA学位证书的资质”等内容。承诺书还载明:“承诺人保证,上述承诺均真实准确,若任何一条不能兑现或失实,承诺人保证无条件退还所有报名学员所交的所有费用。”

  然而,承诺书载明的部分承诺是附期限的。例如,上述承诺书称,“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是经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认证并在其数据库可被查询到的有资质的学院”。但随后注明,“2013年5月才能在CHEA查到”。

  记者问:“你们当初有没有想过去教育部的网站上查询这些洋高校呢?”

  范蓉梅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在一开始就事先说明了,“除了在中国没有备案外,在其他地方都有”。

  “他们骗也是骗了好多年的,相关的套路都比较成熟。比如说,懂中文的人最容易做的就是在中国的教育网站上查询,但他事先就跟你说明了,我还没有在中国备案。如果他在其他国家有备案的话,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到国外的网站或机构去查证或检索。但大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有限。” 范蓉梅说。

  “根本没有‘一班’”

  除了在招生宣传上“做手脚”,犯罪嫌疑人在开展项目过程中,也需要维系学员对洋高校和洋文凭的“信赖”。

  犯罪嫌疑人余某在供述中承认,在先前的宣传中,他们向学员隐瞒了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不具有颁发MBA、DBA学位证书资质的事实。但在2010年4月,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了这一事实,他们只好采取补救措施,让在美国的合伙人去申办相关认证。

  另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在有学员发现在美国教育部门的网站查不到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的名字后,他马上向公司负责人反映。公司负责人反馈说相关资质正在办理,但“到我们被抓的时候这个还没有办成”。

  此后,犯罪嫌疑人在招生宣传的承诺书中加入了相关的认证承诺,但同时注明得在2013年才能查询到相关资料。

  中国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犯罪嫌疑人为应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还专门准备了文档,供陪同学员听课、负责签到事宜的教学助理“应急”。

  记者在检察机关查获的、由犯罪嫌疑人制作的一份名为“临时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文档中看到,上面列出了“学员要求看授权书或相关的证明”、“我想去本校学习你们学校可以发正规的学习邀请函吗”、“我们的学位在国内和国外认可吗”等条目。

  而在该犯罪嫌疑人从事的“美国理工大学”招生业务的材料中,还有一份“话术单”,针对“美国理工大学这所学校在我们国家认可吗”等16个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回答。

  记者发现,相应的回答多半避实就虚。例如,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美国学校的学位在全球都是认可的,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不一样,必须出国学习半年以上才能在教育部学位办备案并在留学生服务中心做认证才能得到认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教育学位互通互认。

  而对“我没有研究生的学位证书能报名吗”的问题的回答是:“我们的学校的学位是注重能力和素质教育。工作经验很重要!您参加工作几年了?”

  恰恰是对报名者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让范蓉梅觉得犯罪嫌疑人开设的项目课程是“有门槛的”。

  “他们在招生简章上对入学条件作了规定,还有资质审核,要求学员具有大中型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8年以上的才能报名。这种报名要求给人的感觉是,这个班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报名的。”范蓉梅说。

  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2008年底发布的招生简章上看到,对报考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的入学条件有3条,前两条分别要求学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证书并累计工作经验3年以上,而第3条则要求报名者“大学本科毕业,在大中型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8年以上,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独到见解,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经校方资格评审认可者,可以同等学力报名,经校方评估考核后可入学”。

  事实上,正是这一条件将这些洋高校的招生对象框定为“企业高管”。

  “他们要求报名的人提交材料进行资质审核,还说要把英文的材料送到美国去审核,通过后才能入学。”范蓉梅说,“第一次联谊的时候,教学助理对我身边的一位老总说,您的材料还没通过审核,暂时不能报名。这些都让人觉得入学的条件比较苛刻,上这个项目课程班是比较有谱的。”

  但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实际上,所谓的外送审核只是“缓兵之计”。“当时的那位老总没有交学费,所有先交过学费的人都通过了审核。后来该老总交了学费后,也通过了审核。”范蓉梅说。

  最让范蓉梅感到犯罪嫌疑人骗术老到的事情发生在开学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