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银行淡出之后:深圳紧摇创新树
作为首批WTO开放城市的深圳,并没有阻止住其金融黯淡的步伐。相反,与昔日的狂飙突进相比,深圳更多了一份无言的伤感。
1982年,在全国本土金融尚且起步之初,领有风气之先的深圳就引进了南洋商业银行和和香港民安保险公司,随后,外资金融机构如潮水般涌进深圳,至1989年底,深圳共设立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6家,占同期全国设立总数的59%。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步伐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下来。至1996年,深圳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仅占全国总数的17%,其资产总额占全国的19%。
不仅如此,深圳外资银行由于受经营限制,近20年来业务受损严重,1999年,深圳外资银行整体不良资产率达到27.9%,达到进驻以来的最高峰。
如果说深圳外资银行在1990年代还只是引进乏力和经营不善,那么,进入本世纪以来,深圳首先要直面的是欧美籍外资银行的淡出。2001年,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撤离深圳;次年,荷兰商业银行撤离;2003年11月,法国巴黎银行深圳分行在开业17周年之际宣告关闭,同时关闭的还有法国兴业银行深圳分行。
当历史的荣光不再,深圳唯一可做的就是金融创新上的突破,这也是外资银行早期赋予深圳的独特关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深圳外资银行的信息支持系统、管理系统、产品创新给了中国银行(4.01,0.09,2.30%)业最早的启迪。于是,所有中资银行的深圳分行都成了一个试验场,各种层面的内部改革率先从这里开始,深圳一度成为中资银行业最具创新精神的地区。
2004年9月28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金融创新奖评选办法》,以每年一评的密度重奖实施创新的金融机构。
“这带动了深圳金融创新的活跃。2004年,深圳中资银行推出的创新业务有20多项,2005年达到50多项。”深圳金融办一人士称,诸如招行的零售银行模式、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中资银行业都具有样本效应。
为此,深圳银监局还在2006年11月向银监会申请把深圳设为金融创新区。
“估计12月底或2007年初会有结果。一旦设立金融创新区,可在授权范围内,试行审批本辖区内商业银行开展的部分金融创新业务。”深圳银监局一人士称,而现在,由于实行审批制,申请一项创新业务下来,往往需要两个多月,那时,市场早就变了。“这也是应对全面开放的竞争压力的必然之策,深圳银行必须把自己做得最强。”
香港金融的后台基地
如果说在WTO全面开放下,金融创新是深圳内在需求的话,那么,深化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则是深圳的外势选择。
实际上,得益于一河之隔的地利,与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一直是深圳金融业发展的既定方向。宏大的市场背景在于,香港的金融中心需要辅翼,而深圳正当其任。也只有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金融格局中,才有深圳的合理定位。
然而,截至目前,双方的合作虽已涵盖深港支付业务、结算业务、ATM消费等方面,但合作内容仍停留在重信息交流、轻业务整合的初级阶段,双方还没有形成长期而稳定的金融合作机制,加之两地法律不同,也影响了金融合作空间。
早在2004年初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郭荣昌就提出,可考虑将深圳列为“金融保税区”,吸引香港的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将深圳发展为区域内的基金中心。但此议至今未果。
全面开放以后,这一局势显得尤为迫切。无奈之下,2006年4月13日在香港召开的深港金融合作恳谈会上,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提出,希望与香港特区政府联手向中央争取,在法律上支持香港与深圳加强金融服务合作。
而小的突破则是,深圳正在成为香港金融的后台基地。就在是次恳谈会上,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永隆银行、印度银行、香港中保集团、香港民安保险、中国人寿(海外)香港分公司等7家金融机构与深圳市签订了设立后台服务机构的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