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中心的。”
“我有事情。别打了”
“您什么时候空呢,我一会再打给您。”
相信很多人都在开会、开车等不希望接电话的时刻,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接起电话本就不乐意,挂下电话更是觉得一肚子恼火。如果这类电话不隔几天再次找上门,难免会让人气愤难耐。
电话营销到底为何如此烦人,为何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争相采用呢?
销售模式创新初衷不坏
由于排除了中间环节费用,整合了销售渠道,电销成为了很多保险公司争相采用的方式。但这种新的销售模式不光存在于保险行业,其他很多的销售也都在尝试着电话营销。电话销售保险产品,作为金融创新模式的一种,其初衷也一定并非是想造成扰民。但由于保险尤其是寿险不似基金、证券等金融产品,民众的理解和接受度并不高,需要销售的力量更大。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
记者曾经走访过京城几家大保险公司的电话销售中心,运营模式都非常类似。一般电销中心里会有近百名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系统挨个拨出电话。一般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日拨电话数和累计通话时间要求,但并无具体业务要求。同时,采用电销方式的保险产品,销售人员和下单人员是分离的。
一家保险公司电销中心的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初在寿险方面设立电销,其初衷就是为了规范这个行业。因为保险行业的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保险类产品几乎是最复杂的,所以在此之前,误导客户的事情时常发生。而通过电销,所有的电话都有专人监控和录音,如果发生误导可以及时阻止,同时也便于监管人员检查。同时,一旦成交,录音会经过双重检查,以确定是否发生误导和强迫推销的行为。此外,保险公司会要求销售人员告之对方自己的详细信息。这种人机对应的模式,可以在出问题时迅速查到问题源。
当被记者问到关于电销扰民的问题时。这位负责人表示,电销的设立原本也是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扰民。因为,通过电销,所有的客户资料都是电脑统一保存,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带不走。同时,电话人员和下单人员分离,就能防止交叉的上门骚扰。此外,一般大的保险公司都会规定,如果客户提出拒绝,则在一定时间内不准再打电话,如果违反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
电销“直通车”问题多多
由于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从投保到理赔的几乎所有程序,因此很多保险公司称之为“直通车”。但从消费者所反映的不满情绪来看,似乎直通车问题颇多。
在和几家电销中心管理人员的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其实他们也非常清楚目前电话营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己也经常接到其他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
“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接到推销保险产品的电话,有的甚至是反复持续的骚扰。监管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去年保监会就下发了《关于促进寿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规范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严格管理电话呼出时间,并设置专门人员定期核查销售过程电话记录。对拒保客户应做记录,避免对客户造成滋扰。但这种骚扰情况确实存在。”一位电销中心负责人如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为何电话销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效果以及消费者体验会和其初衷如此背道而驰呢?
一位保险销售经理向记者表示,根据他的从业经验。电话销售有一个很难弥补的缺陷就在于,当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时,并不知道客户的状态。如果正好遇到对方处于不便应答期,就会造成骚扰。同时,加上现在有多家保险公司在进行电销业务。因此很有可能,同一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接到多个推销电话。
应用模式有待探索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对于人们熟悉的险种,例如车险,电话销售却相当受欢迎。
据记者了解,车险中的盈利险种商业险70%的业务来自中介代理商,每笔业务都需要支付一笔中介费用,这样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很多利润以种种形式流入到了中介渠道。而与此相比,消费者在以电话车险的形式购买同一险种时,电话营销的费率可以大大低于中介渠道。
很多投保人也发现,通过电话购买的车险价格比其他渠道低10%—15%。再加上,现在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很多人习惯网络购物等足不出户的消费方式。当自己的车险到期时,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由此可见,并非是电销这种模式的问题,而是需要研究如何将其应用到现代的商业模式中。
对此,一位保险业专家对记者表示,首先,必须进一步对电话营销加大监管力度。如果发现有重复骚扰,强迫买卖现象的,必须严厉惩罚。从机制上杜绝重复骚扰事件的发生。规范同业竞争,避免由于同业的竞争造成对客户的骚扰。其次,电话销售应该先从熟悉的客户和客户熟悉的险种入手。这样可以消除初次接触时候的顾虑。再者,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步透明运作模式,使更多的人能从多渠道了解到电话营销的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