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12日两日,香港汇丰私人银行、恒生银行、星展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的“打折股票(Accumulator)”案的10余名受害者在北京举行了首次聚会,宣告了“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的成立。至此,他们的维权路又迈出了一步。
上周六,在北京海淀区万柳亿城中心内的一间会议室内,一条鲜艳的红色横幅“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赫然在目。与会的除了本次联盟的总联络人金亮外,还有来自香港、广东和北京等地的众位投资者,原先通过媒体报道才相互认识的他们终于第一次面对面“抱团”取暖。
香港投资者无奈向内地求援
在早上出席的几位投资者中,来自香港的许太是唯一一位女性。她1980年由杭州前往香港,并在港居住达17年之久后移民温哥华。许太早在 1996年就在瑞银开户,由于投资偏保守所以一直远离股票等风险投资品种,直至2007年与星展私人银行的接触后,她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2007年3月我看到了星展私人银行的一个英文广告,并致电要求找个有经验的客户经理帮我理财,当时号称是有着多年私人银行经验的梁先生接待了我。可是事发后经我调查,这位梁先生只不过是位地产经纪,读了几门财经课程并曾经在零售银行做过几年而已。”也许是因为情绪过度激动,许太短短几句话却用了足足五分钟才说完。
在接触到私人银行后,许太的客户经理梁先生就开始经常性地向她推销所谓的“打折股票”和“打折外汇”,“我所买的折扣股票和外汇总量都是我可以承担的,但是事实上银行却作假欺骗客户。”根据许太提供的一份电话录音记录显示,她先在一单Toyota Accumulator合约前要求梁先生帮她计算一下:如果每天买100股,一年的话需要接多少货。而在得知一年的最大合约值近千万港币时,她明确表示将每天的股数降至50股。“也就是说,我明白自己一年做多要接500万港币的货,而最后一共接了1300万港币的货,而且银行更没有告诉我低于行权价要双倍接货。”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许太也在梁先生的推荐下买了一只“三合一”的股票期权,即三家日本公司同时作为挂钩股票。“真是气死了,我怀疑三只股票一起做风险会很大,他反而告诉我说可以降低风险,结果最终300万都亏光了,甚至连其中一家公司破产都没人告诉我。”
据许太回忆,在事后她与银行的多次交涉中,星展(香港)银行的私人银行高层林先生主动邀请许太谈话,同意退回律师费和相关补偿,但要求签字确认。可回家后许太发现,这只是一份承诺书,要求她同意不得再追究其他损失;也要求履行对第三者保密的义务等。
副总裁推销“孖展”
“原先的客户经理都成了私人银行的副总裁。”这是在当日的联盟会议讨论中,各位投资者发现的哭笑不得的一个事实。“我们都是外资银行的老客户了。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原先的客户经理会打电话告诉你他现在跳槽到另一家银行,并且现在是该银行私人银行部门的副总裁或总裁了。”这个联盟的总联络人金亮告诉记者。
抱着对外资银行一贯的良好服务的信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顺理成章地成为更高端的私人银行客户,“情理上说没有人会拒绝这种升级服务吧,正是由于我们放松了警惕,才最终导致在私人银行开户时签了那些开户文件。”金亮表示。而他所说的开户文件也正是这些投资者心中共同的痛。
原来,在投资者与银行多次交涉后得到的答复多为“在签署开户文件时,投资者本人已向本行确认并阅读风险揭示声明”,也就是说,其中罗列的各类产品包括股票和保证金交易的风险都应当被投资者了解。“可是这是明显的诱骗,开户文件中虽然对所有产品的风险都概括性罗列了,但是银行并没有在具体卖给你某一款产品时揭露风险,甚至连投资的是孖展(保证金)还是股票都没说清楚。”身为律师的赖建平表示。
和已经被报道过的投资者一样,当日来自广东、北京和香港等的各地投资者都是栽在了这个具有“孖展”性质的KODA产品上,一位同样是汇丰香港私人银行的客户马先生表示,自己做的是与澳元汇率挂钩的KODA,而和买进打折股票不一样的在于,他需要每天抛出澳元,而事实上如果现价高出行使价,投资者需要抛两倍,就等于高买低卖、损失无限。“银行非常清楚产品的风险,但只说产品的好处,而非常模糊地顺带告诉你不好的地方。对于一个从来未接触过KODA 的投资者来说,根本不会明白自己在操作后的风险到底有多大。”马先生感叹银行巧妙的骗术,“外汇的KODA明明可以做3个月、半年或一年,而银行根本没有告诉我,就跟我签了一年的合约。”
银行多处违规无一被罚 联盟启动“抱团”投诉策略
“几乎每个在场的投资者都曾向香港金管局递交过材料投诉,而最终无一例外石沉大海。而我们准备兵分两路继续我们的投诉。”作为联盟的总联络人,金亮向记者透露了此次会议达成的下一步行动方案。“一方面,我们继续各自应诉或投诉,与银行和金管局继续交涉;而另外,希望在‘十一’前后我们能去香港和金管局面对面地会谈一次。”
据记者了解,此前投资者递交材料后,金管局都会书面回复一封邮件,表示将组成调查委员会尽快了解事件,或者转给相关被投诉银行处理。而从事件进展来看,石沉大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就是将投诉书递到了被投诉银行手中。“香港监管条例其实可以称得上完善,可是银行违规却无一被罚,这难以令人信服。 ”现场的讨论中,多位投资者都为此感到不满。
日前,有媒体报道,前高盛一名客户代表在未经客户授权的情况下为其购买了KODA产品,而交易总金额也达1380万港元。事后,香港证监会处罚决定是该客户代表两年禁入证券业。“违背客户授权任意进行操作是既违背职业道德也违背职业准则的行为,应该取消执业资格才对。难以想像的是,在香港竟然只被罚了两年市场禁入。”受害者之一赖建平律师显得非常不解。
确实,从投资者目前掌握的证据和资料来看,依据交易规则,KODA只能出售给专业投资者,而受害人中多数不知道自己已经早被银行列入了如此“专业”的投资者行列,甚至赖建平连专业投资者800万港币的门槛都没达到,也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所在的开户行荷兰银行手法可谓非常生猛,事后他们书面回复并承认我并非专业投资者,毕竟那时我账户内总额才400多万港币,可是银行又却辩驳说,没有法规规定KODA不能卖给非专业投资者。”
而记者查阅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下简称《操守准则》)后发现,香港外资银行并非一颗无缝的蛋。《操守准则》15.3和15.4条规定:“银行需向该人士提供一份书面说明,述明被视为专业投资者的风险及后果,尤其需指明今后将不会再为其提供哪些资料。”被视为专业投资者的几个条件中,“拥有投资组合总值不少于800万港元或等值的其他货币”是首要门槛,同时,被评估为专业投资者还需要考虑4个条件,其中包括专业投资者每年应进行不少于40宗交易、在其相关市场上活跃地进行交易达最少2年等。
“银行先通过开户文件让我们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事后我们发现这些英文文件中确实包括专业投资者认定书、风险揭示书和确认书等,可是并非资产达到800万就一定成了专业投资者啊。”与会的一位来自广东的投资者希望扭转其他人对专业投资者的认识。
而经投资者普遍反映的文件从来没有中文版、银行故意隐藏中文说明书的问题,记者也从《操守准则》上找到了相关规定:6.1条规定“客户协议应根据客户选择而以英文或中文编印,任何其他的协议、授权书、风险披露或有关文件均应如此”。
“原先以为香港的外资银行都是以英文为协议的标准语言,如此看来银行利用了我们对规则不熟悉的弱点。”经多次协商才获得一份汇丰银行KODA中文说明书的金亮对此非常感慨。
投诉无果,香港监管部门对此事一直态度暧昧,受害者联盟正在为下一步集体投诉而准备着。
KODA如何运作成谜
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KODA这种累积期权的交易原理和银行斩仓的标准成为在场投资者公认的一个谜。先是不知道自己亏钱了,而现在是搞不明白怎么亏的,这些投行们洋洋得意的设计成为投资者难以理解的凶器。
原来,KODA产品除了是个期权产品外,其本质特性是“保证金”交易,也就是香港人常说的“孖展”(来源于英文Margin)。在香港,银行和券商都会向投资者提供“孖展”服务,包括股票、外汇和黄金等多种投资品种。而“孖展”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高杠杆,可以大大提升赚钱速度。而在国内,除了期货和黄金现货交收业务是官方允许的保证金交易外,很多地下的外汇和黄金保证金业务都不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
“我认为有一部分投资者是明白打折股票的基本概念的,这点我也承认,只是银行没有告诉我们KODA是保证金交易,这才是银行欺诈的根源。”作为律师的北京受害者赖建平这么认为。也就是说,不排除一部分投资者是可以接受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博弈游戏,但是场外交易的保证金交易最终让他们损失惨重。
但是银行的保证金比例是多少?斩仓的标准是什么?提供融资的主动权谁来把握?这些关键性的问题让现场炸开了锅,也顿时成为激烈争论的焦点。一位广东投资者的朋友(因投资者本人不方便露面)在事情发生之后的一年多一直从事KODA这款产品的研究,“我研究了银行每个月一次的月结单,以及产品的说明书和各类资料,从上面账户的情况对比来看,在股价超出终止价时,合约结束,而此时银行会将你所买的股票从二级市场上转到你的账户内,T+2的两天后你就可以卖出股票了,但是卖出当天是否还是赚钱的也很难说,港股每日波动都很大的。”
至于股价掉至行权价(也就是80%)之下时,投资者需要双倍买入,而此时银行会以保证金不足为由要求追加保证金。“而如果账内资金不足,则面临被斩仓的风险,这样就逼得客户不得不卖掉其他资产或向银行贷款,而随着2008年港股不断大跌,最终资产市值可能还不够贷款数额而被银行强行斩仓,导致一千多万全赔了还倒欠银行钱的悲剧。”金亮解释。
而银行的保证金是5%、10%抑或更高,谁也不清楚。当投资者亏损而无力追加保证金时,银行会主动向投资者提供贷款,而贷款的限额是多少、什么时候可以斩仓都无从所知。在北京郝女士的案例中,她账户内8000余万港币的资产全部赔光,却倒欠了星展银行9000多万,而在金亮的例子中,却是一千多万损失和几十万欠款,这笔账除了银行自己估计谁也算不清。
而如今,当初“专业”的理财经理电话再也拨不通,投资者指望从他们那得到解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