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金融保险 >

防泄密 CPI等数据发布时间调整

时间:2011-07-08 08:28来源:新京报 作者:
  

  2 数据发布时间提前2-3天

  问:此次发布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调整?

  国家统计局:此次发布方式改进的核心就是尽可能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总体来看,无论月度、还是季度和年度统计数据发布时间都提前了2-3天。具体来说:

  第一,月度统计数据发布由以前的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改为网络分项发布。工业生产者价格、居民消费价格等月度主要统计指标,力争在数据生产出来后24小时之内发布。

  第二,季度和年度数据发布,采取新闻发布会发布和网络发布相结合的方式。工业生产者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提前到季度和年度新闻发布会前;其他指标数据在生产出来后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

  第三,加强数据解读。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加强统计数据解读力度;必要时,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加强沟通交流。

  3 取消月度发布会

  问:在2009年举办月度新闻发布会前,国家统计局也是采用按月定期在官方网站发布数据的方式。这次改进和原来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取消月度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从时间来看,发布时间大幅提前。2009年之前的月度发布,各项指标自每月11日起,每个工作日陆续发布,遇法定节假日顺延。现在,各项指标的发布时间基本固定在每月9日左右,并且排除了假日因素,遇周六、周日照常发布。

  2009年8月起,国家统计局开始举办月度新闻发布会。由于月度发布会是集中发布,发布会的组织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数据生产到发布的时间间隔,增加了数据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我们对发布方式进行了改进。本报记者 李蕾

  ■ 回顾

  数据频泄密5人被立案

  国家统计局方面昨日称,此次调整数据发布方式一大原因在于减少统计数据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

  此前,核心宏观数据在公布前频遭泄露。国家统计局按计划于每月11日前后发布前一月度中国一系列宏观数据,但近年来在官方披露数据前,核心数据便在媒体上传开,这种情况近年来频频出现。

  路透社最早于2008年4月11日预测中国3月份CPI为8.3%,该数据与5天后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完全吻合。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就物价指数等宏观数据进行调查,并抢先于国家统计局之前公布数据,已成为一些媒体及相关机构的“例行公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6月14日称,统计局正在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被有关部门带走,正在接受司法调查,而被调查的原因是涉嫌提前泄露宏观经济数据。随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6月20日在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检察机关已经对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事件的5人进行立案侦查。(李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