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来,农副产品价格涨势明显。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价格形势呈现涨价时间较早、价格波动较大等特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超市和菜市场随机询问的几位消费者均表示:“今年菜价涨得太早。”他们说,往年涨价通常在春节前几天或一个星期左右。而今年在春节前大半个月,物价就开始上涨了。
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多位农副产品批发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的菜价波动较大,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以五花肉为例,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从每市斤8.5元左右上涨到9元左右。另外,今年菜价波动大还在于存在某些菜品价格暴跌现象。由于北京周边种植大白菜的农户较多,最近一段时间的大白菜零售价格从1块多跌至五六角。
不单单是农副产品价格,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涨价现象。比如,一些饮料品牌已悄然涨价。在京工作的白领小陈说:“前几天,房东告诉我,春节后要涨房租,而且一涨就是800元。没办法,现在连快递都涨价。”
一些上市公司也公布了提价公告。比如,西山煤电从2011年1月1日起上调炼焦煤产品价格,焦精煤、肥精煤、瘦精煤、气精煤销售价格(含税)每吨分别上调100、150、120、120元。东阿阿胶从1月7日起上调阿胶块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不超过60%。燕京啤酒称,从2011年1月18日起,北京地区每箱提价3.3元以上,普通装产品10度燕京清爽、燕京本生每瓶出厂价提高约16%-18%。
极端天气游资炒作加剧价格波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一些新疆、山东等地农户表示,今年农副产品的源产地受季节、灾害等因素影响远胜于去年。新疆一位农户表示:“雪太大,蔬果运不出去,往往是大家都被堵在运输途中,然后集中到达批发市场。”一位蔬果批发商表示,今年市场的农副产品供需十分不稳定,有时是产品集中上市,供大于需,导致价格下跌;否则就是市场上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被连番炒高。
长城证券分析师丁钰表示,近期全球农副产品、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究其原因主要是极端天气和供求紧张。首先,近期全球极端天气再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暴发洪灾,巴西里约热内卢地区持续雨灾,对当地大宗商品的出口、生产带来重创,推高了原料价格。最近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则出现旱情,或将影响今年国内粮食产量。其次,供需形势总体趋紧。在国内农产品市场,可供开垦的土地有限,而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速需求上升,并引发供需格局呈现结构性失衡,食糖、棉花等供需缺口明显,已需依赖进口,若仅依靠货币政策调控,2011年下跌空间有限。
农行战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今年粮价涨幅在10%,略低于2010年水平。而粮价2010年前11个月同比涨幅为11.4%。
紧缩政策可能连番出台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2010年全球流动性泛滥,是当前物价延续上一轮涨势的深层次原因。物价上涨压力过大,将推高2011年通胀水平,须采用综合措施加以防范,主要是进一步回收流动性。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2010年的流动性过剩使得物价上涨势头延续下来。这尤其体现在供给偏短缺的商品,比如农产品。另外,2010年12月信贷投放、货币增长双双超预期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预计,2011年全年CPI在4%左右。如果CPI过高,央行或将运用加息手段,尽快使我国实际利率接近正利率水平。农行报告预计,2011年CPI将呈前高后低走势,全年CPI涨幅在4.3%左右。
李慧勇预计,2011年全年CPI在4.5%左右,绝对水平偏高,趋势是前高后低,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上半年CPI平均在5%以上,是受到2010年流动性泛滥的影响,并叠加了新的因素,包括春旱、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税改革等。但在控制流动性的措施下,2011年下半年通胀预期趋稳,不会恶性通胀。
李慧勇认为,在控制流动性方面,一是通过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增加。信贷和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仍有上调空间,至少在20%以上;二是运用价格型工具尽快改变目前负利率现状,预计全年有三次上调空间。另外,为了应对输入性通胀,今年升值工具应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目前我国流动性还是过于宽松,抵消了调控政策的作用。因此,2011年应在货币条件上多下功夫,为2010年出台的调控物价、房地产等相关政策,创造一个好的货币环境。他认为,直接对物价调控的政策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2011年我国运用数量型、价格型工具都有空间。另外,目前我国面对热钱持续流入的压力,货币政策应相对收紧,对冲热钱带来的影响。
范剑平指出,连续几个月的M2和信贷规模都在反弹,证明市场上和银行系统内的流动性都宽裕,如果今年的M2能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则CPI不会过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认为,2011年存在物价上涨压力,但完全有可能把CPI涨幅控制在广大居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认为,在宏观调控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