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五年 红豆服装从1400万美元到1亿美元的启示
从1400万美元到1亿美元,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提到这样烂熟于心的数字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稳与低调,而这组数字正是红豆集团5年来外贸总额飞跃式发展的真实写照。
“入世五年,红豆服装不仅仅在外贸总额上有所飞跃,还从容应对了纺织品贸易摩擦,这个民族品牌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周海江畅谈起入世给红豆集团带来的变化时,言语间始终带着笑意,在他看来,面对入世的挑战与机遇,红豆集团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周海江说:“红豆的这一重要转变,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生意,现在,有些老客户,仅一家企业在红豆的外贸订单就达30万、40万件套,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目前,红豆集团还准备在东南亚建立服装基地,进一步扩大红豆服装的海外市场空间。
红豆集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作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企业集团,2001年红豆集团产销总额近30亿元,到2005年达到117亿元,而2006年预计将达到145亿元。按照服装占红豆集团整个产业结构50%来计算,在这5年中,红豆服装的产销量增长了近4倍。
而数据的背后,则是企业谋求转型的坚定步伐。红豆集团的老员工们几乎都能回忆起入世后红豆集团召开的一次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周海江反复强调,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但并不意味着服装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绝缘,相反,服装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企业才能有更高的效率与效益,也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能使传统产业更具生机活力。
事实上,也正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入世后的新一轮竞争,红豆集团从2001年初开始启动总投资达3.2亿元的“三年再造新红豆”工程。对此,周海江表示,入世后,一些欧美厂商开始直接到中国工厂进行采购,这正是服装行业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一定要把握好。
“虽然入世后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订单、利润都有所增加,但也开始面对更多贸易纷争,”周海江说,“这一切皆因中国没有过硬的服装品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主动权,就必须打响民族品牌。”2002、2003年,红豆集团先后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成立分公司,在品牌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但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而到来的2005年,在周海江的记忆中显得并不平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所经历的各种纷争与波澜,都让他深刻体会到,企业从“产品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已是迫在眉睫。
曾经预想中的“自由贸易”变成了欧美的频繁设限,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减少数量上的出口,也意味着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2005年,周海江不得不将为了扩大出口份额而投资兴建的新厂房暂时停工。在反思之中,他另辟蹊径,以年薪120万美元聘请法国服装设计师到无锡,将红豆服装从单一的服装加工转型到以服装设计为主的服装生产企业。
在周海江看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度转型——致力于产业升级和开辟新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海江认为,贸易摩擦为中国服装行业带来的洗礼未必是件坏事。
在谈及未来发展战略时,周海江表示,今后红豆集团将立足于自主创新和塑造民族品牌,逐渐剥离“微笑曲线”最低端的生产份额,将位于曲线两端的设计、营销做大做强,让中国的服装文化真正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