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家具、家居出口的大国,在中国家具、家居这几年来高调地“走出去”的同时,国外不少家具、家居品牌也强势地“走进”了中国市场。从近年来家具展来看,国外展商数呈上升趋势。同时众多欧美知名家具品牌,也看好中国市场,纷至沓来。
当前,中国家具、家居企业,除了要面对进口品牌抢市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出口减缓的压力。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出口木制品及木制家具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三大困难,同时还有来自欧美市场对中国出口木制品及木制家具的标准也日趋严格带来的出口困境。所以,当下国内的家具、家居企业纷纷动起来,期望着通过“抱团”来整合资源,稳住市场份额。
互联网营销时代,“抱团”也讲技巧
互联时代,对家具企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互联网可以整合大数据、大资源、建立大平台。而对家具企业而言,该如何选择也成为难题。是该搭建自身电商平台,还是借力天猫、京东等B2C平台?或是企业“抱团”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区域来“抱团”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就是以地区为单位。当然,企业“抱团”发展,并非简单地组合,也需要当地一个或多个企业来牵头,以品类为召集,优势互补,形成强强联合。由于同在一个区域,所以相关事务协调较容易。其次,还可以以产品线优势互补来抱团,这种“抱团”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满足采购需求。此外,还可以产品品类、品质强强联合抱团。总之,不管以上何种“抱团”方式,只要企业间达成“抱团”想法,之后在供货标准、价格联盟、服务承诺上达成共识,形成联盟,这样的联盟才有价值。此外,在互联时代,企业还可以寻求拥有拓展能力的平台,对接一个产业服务较强的平台来“抱团”,以便让联盟可以顺利落地。
外资品牌吹响集结号,抢占市场
近几年中国国际家具展上相关数据显示,海外参展商数增长明显,这些展商除了有来自意大利、法国、日本等世界家具业发达国家的展商,也有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展团。可以说众多外资品牌看好中国家具市场。有相关机构预测,未来5至10年中国家具市场平均增长将达15%,特别是高端产品,其增长速度将更快。
而随着外资品牌的大举进入,中国家具业的渠道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先来说说一线城市,在北京,中粮广场曾经是国际高端品牌进驻北京市场的“老字号”大本营,而后金融街购物中心以及东方新天地为代表的高档商场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接着居然之家等卖场也开辟了进口家居馆,同期更有不少进口家具品牌开出了独立的旗舰店。除了一线城市出现进口家具比重加大,目前福州的家具市场也在悄然变化。据居然之家福州店总经理时仲昶介绍,居然之家在今年6月重装时,也确立了以进口家具为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以满足别墅、高端豪宅客户对高端进口家居消费的需求。居然将一楼设定为进口家具馆,引入了美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品牌家具。其中不乏像NATUZZI、舒达、思特莱斯、丝涟、sleepmaker、IDP、可立特、环美等全球知名家具品牌。
改变大产业“小企业”,企业“抱团”取暖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家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近20年。当前,家具行业发展已经被提到了国家重要产业层面。福建省家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家具、家居出口大国,福建省占其很大的一部分,但市场总是以它特有的规律刷新着面孔,在历经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家具、家居出口也面临增幅下降等问题。一方面贸易壁垒限制了很多家具、家居出口的可能;另一方面,国内的成本上升等因素也是其重要原因。
北京中通恒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木业城总经理谭春盛介绍说,我国家具、家居“大产业”、“小企业”的现状明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种现状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大改变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家具、家居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内人士容易自己创办企业,企业数量越多,营销资源、研发资源等便会分散,行业就无法形成统一的竞争力。其次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令很多国外采购商有很多询价、议价的机会,就导致现在“大产业”、“小企业”格局的形成。谭总认为可以通过建议家具、家居、工艺品进出口企业在这种零散的状态下选择“抱团”发展。因为家具、家居、工艺品行业经过国家的淘汰、洗礼后,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每一个产业集群区有一般的企业,较强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强强联合,“抱团”进驻专业平台,可以让这些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速。据介绍,中国木业城除了是专业的家具、家居工艺品进出口批发采购基地,还拥有功能完善的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