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房产家居 >

勿挟公众知情权进行权利寻租

时间:2010-09-11 00:00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江海波

  湖南金浩茶油被发现致癌物超标之后,湖南食品安全质监当局竟然为其隐瞒长达半年之久。若不是媒体的曝光,真相或许将永难见天日。

  在舆论对其进行责问之际,湖南质监局不但不认真检查自己的问题,不对其不作为所带来的过失进行检讨与反省,反而“上下其手”,一边将召回的责任全部推向其管辖下的企业,一边将信息公开的责任推卸给上级部门。

  为公众看守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之门,本应是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之天职,如今,它却沦落为食品安全的“敌人”。

  我们不能不认真审视其角色转换中,所折射出的权力扭曲。不能不警惕权力扭曲背后,所蕴含的利益勾兑、转换与输送。

  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权力必须“不增不减”地在其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如果权力不受规则的限制,随意给自己扩大权力,就会给社会造成某些资源与要素的稀缺。这种干预与管制,将给权力自身带来巨大的“寻租”空间。一般来说,一个自由的市场与一个受约束的政府,理论上比较难产生权力寻租空间。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典意义上的“权力寻租”理论。

  “金浩问题茶油”事件中,政府的行政行为十分值得我们玩味。湖南质监局作为一个具有强势权力的公权部门,不但没有扩大自己的权力,反而“自废武功”,出现十分严重的“不作为”现象。

  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和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有充分的信息自由。这种信息自由,包含专业社会机构与专门行政部门,对特定领域、须具有专门知识的事物进行专业的监管与信息披露。没有这种监管与披露,就会产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灰色地带,导致社会阴暗与败坏。这也是我们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监管与信息公开的理由。

  湖南质监局就是一个这样保证公平营商环境与社会健康的重要政府部门。当这样一个部门不作为时,消费者权利就会受到损害。这种权利损害从“知情权”开始,以公众“健康权”甚至“生命权”之重要人权被损害作为结果与代价。

  一个正常的社会,监管者必须依法将其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向公众披露。而此信息一旦披露,就自动打破了权力对信息的垄断,也就打破了其寻租的机会。

  湖南质监部门,冒着被公众谴责、被上级处分的风险,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隐瞒,我们不得不质疑其中蕴含的种种利益。因此,我们呼吁各级政府、监察机构,对该部门的行为进行彻查,看看其中,是否确实发生了挟公众知情权的“权利寻租”行为。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