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房产家居 >

购买二手房当心掉进“独家代购”陷阱

时间:2009-12-10 14:52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东方今报
  

  今年6月9日,今报一篇《一场官司引出的“独家代购”潜规则》的报道讲述了郑州市民张女士购买二手房时被房屋中介告上法庭的遭遇。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张女士经历的这场买房纠纷终于得以了结。经法庭调解,张女士赔偿中介3000元。

  住在历尽磨难买回的房子里,原本应该有的喜悦却被无奈所替代。“花3000元买个教训,在这里要提醒跟我一样急着买房的市民,买二手房时千万留心合同中的 ‘独家代购’字样。”张女士说。

  □今报记者 肖芳

  【新闻回放】

  购房人被房屋中介告了

  张女士今年年初通过郑州大文房产中介(以下简称“大文中介”)买了套二手房,没想到,另一家房产中介河南环球世纪不动产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不动产”)却将她告上法庭。理由是张女士所买的方先生的那套房子,曾委托环球不动产“独家代购”,而张女士却和卖房人进行了“私下交易”。环球不动产要求张女士赔偿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协议约定的房子实际成交价格的6%。

  今年6月5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房屋中介状告买房人违约的案件。

  张女士说,她的确购买了方先生的房产,但不是“私下交易”,促成交易的是大文中介,并不是环球不动产。原因是环球不动产带她看房的前两天,即2月17日,大文中介已经带张女士看过了这套房子并且签订了协议。之所以会看重了房子,是因为环球不动产对张女士承诺所看的房子是“独家房源”。

  张女士还强调,直到接到法院传票,她才知道自己看房时填的表格竟是“独家代购合同”。协议上的第一条“委托期限”中显示,“乙方(环球不动产)为甲方(张女士)的‘独家’中介服务者”。但是在签字时,张女士只知道她所签的是业务员的考核单,证明业务员曾带她看房。

  正是这张独家代购合同,成了张女士违约的证据,将张女士送上了法庭。

  卖房人方先生否认了环球不动产“独家房源”的说法。方先生说,他从没委托过任何一家房屋中介卖房,包括最终促成交易的大文中介。今年2月初他在网上发布了售房信息。这一信息对中介、购房者来说都是共享的,不存在谁是独家的问题。环球不动产是上门为他登记售房信息的其中一家中介,所填的表格是“房屋出售信息登记表”,而不是授权书。

  但是这份名为登记表的表格下方有一行小字,内容是“委托环球桐柏路店代为出售上述房产”。方先生表示当时他根本没看到这行字,房屋中介的登记人员问房子情况,他回答,由登记房源的人员填写,最后他签字。登记人员并没有提醒他注意这行字,甚至都不容他仔细看所填写的内容。但是,这行小字却成了方先生授权环球不动产售房的凭证。

  【购房人】

  花3000元买个教训

  7月23日,中原区人民法院驳回了原告环球不动产的上诉请求。

  卖房人的证词证明环球不动产所提供的房源并非独家。张女士是通过大文中介购买的房子,证明不是私下交易。环球不动产与张女士之间不存在中介关系,因此张女士无需支付环球不动产代办费的损失。张女士说,在接到一审判决的时候,她终于舒了口气。

  8月5日,环球不动产上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张女士支付违约金。因为协议中规定,张女士不得与环球不动产介绍过的房主自行成交。环球不动产的何女士对自行成交的解释是,只要不通过环球不动产成交就算自行成交。

  9月25日,再次开庭。从证据的效力上讲,环球不动产提供的带有张女士和方先生签名的两份合同,真实存在。在签名时,张女士、方先生表示不知情,环球不动产却坚持说事先有过声明。在这一点上,张女士、方先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环球不动产未事先声明。

  张女士说,自己感觉真的很累。从找房到买房,她已经很累。可无端又飞来一场官司。个人跟企业打官司,精力、时间都耗不起。最终,张女士接受了法庭调解,支付环球不动产3000元违约金。

  【律师观点】

  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看条款

  “我认为自己没有违约,只当花钱买个教训。”张女士说,她想提醒每一个要买房的人,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在签字前,都要看清楚。一时马虎就有可能掉进陷阱。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之淏认为,如果张女士和方先生所说属实,那么,环球不动产涉嫌故意欺诈,不排除想获取高额违约金的可能。

  按照今年5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有关规定,制定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对格式条款的内容以及含义向对方当事人作出解释,否则该条款可被认定为无效条款。但本案的症结在于,张女士和方先生均不能拿出证据证明环球不动产未对合同条款作出解释。

  王之淏认为,张女士的官司折射出来的问题是,中介行业缺乏行业自律,缺少法律约束。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和亲笔签名,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看条款,谨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