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乐悟
在临近“年关”酒类销售旺季到来之际,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一事终于引来有关方面的关注。据国家质检总局今天消息,媒体曝光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制假售假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督察组抵达昌黎后立即开展现场调查。
带队督察的质检总局执法督察司司长严冯敏表示,现场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制假问题确实严重。对此案不能大事化小,更不能“降格”处理。
昌黎葡萄酒造假并非首次被媒体曝光。有网友称:“昌黎葡萄酒造假很不惊讶”“焦点访谈报得太晚了,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据质检总局今天消息,12月23日,央视曝光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制假售假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连夜紧急部署,决定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北督导查处。要求严查葡萄酒造假行为。对造假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停止生产,责成立即召回问题产品,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和人员严肃处理。
24日,督察组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被曝光的昌黎野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昌黎韩愈酿酒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现场调查。
严冯敏表示,自媒体曝光以后,河北省政府和秦皇岛市政府高度重视,查处工作顺利进行。
昌黎是我国干红的重要产地,干红产量约占全国26%。昌黎因其与享誉世界的法国红酒主产区波尔多气候相似,被誉为“东方波尔多”。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正是较多借鉴了法国产品地理标识制度。而“干邑”、“香槟”等驰名世界的法国葡萄酒地理标识及其保护效果,也一直为我国所称道。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如今昌黎葡萄酒造假如此泛滥,不能不说是对我国相关保护制度的一个嘲讽。
昌黎葡萄酒造假泛滥非一朝一夕之事。早有媒体报道,近年该地酒葡萄赤霞珠种植面积锐减,原因是用国外进口汁——多是国外酒庄淘汰的“洋垃圾”勾兑葡萄酒成本更低。而且,一些酒厂罐装勾兑的葡萄酒,贴个进口标就会以几倍、十几倍的身价销售。
从12月24日起,新一轮昌黎葡萄酒专项整治开始。目前已刑事拘留涉案人员6人,封存企业账户16个。
本报北京12月2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