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涨价了,五粮液涨价了,剑南春、水井坊都在悄悄上调价格。虽然有生产企业的“限价令”,虽然上市酒厂并未公告要提价,虽然恰逢白酒消费的传统淡季,但“市场单方提价的趋势”似乎无法阻挡。
1个多月前还是858元/瓶的53度飞天茅台酒,目前在北京超市的零售价格已经调高到1053元/瓶,突破千元大关。这样的“疯狂”表现令炒家们之间甚至戏称:今年囤茅台好过炒楼。
烟幕一 白酒市场“涨”潮涌动
揭秘 白酒价格被人为炒高
家乐福超市的53度飞天茅台,提价前为898元,现在已经涨到988元,涨了近100元。在物美超市,涨价之后,500毫升装的53度飞天茅台售价为968元。而在超市发,53度飞天茅台每瓶从858元蹿高到1053元,突破千元“大关”。
家乐福方面表示,一线白酒最新一轮涨价潮从上个月开始,像茅台和五粮液价格7月中旬上涨了8%。
一瓶涨了近200元,估计中秋前,市面上的茅台,全部会突破千元,一些超市人员预测。四川“剑南春”也传出将于本月18日调价:52度500毫升瓶装白酒出厂价将上调20元/瓶。
“涨价仅是经销商行为”,包括茅台、剑南春在内的生产厂家均矢口否认涨价来自上游。贵州茅台(152.90,2.51,1.67%)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声称涨价的真正原因“应该去问经销商”。但实际的情况是,茅台目前货源短缺,在城区部分国酒茅台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已出现断货。一些商贩甚至到卖价低的超市扫货。“其实白酒价格是被人为炒高的”,酒类行业协会人士坦言,白酒的销售旺季集中在下半年,很多人上半年囤酒,下半年高价出售,赚取更大的利润。这导致了多个品牌的白酒常常出现紧缺。
烟幕二 白酒货源紧张
揭秘:控量涨价的“饥饿营销”
一些超市反映,现在茅台酒给经销商的发货量有所缩小,货源紧张,因而导致价格出现上涨。记者调查发现,以往超市进300箱茅台能一次拿到,但现在供货商只是保证总量,却是分成两三批供应,造成了货源“不畅”。
业内人士分析说,高端品牌酒正是通过这种控量涨价的“饥饿营销”,令白酒产品越涨反而越受欢迎,因而年年提价。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分析认为,既然此次茅台涨价是经销商行为,而非厂家,那这一定与茅台实行的控量保价政策有关。部分资本炒作,炒茅台股票不如囤积茅台酒之说此起彼伏,造成行内人士囤酒行为严重。
这一说法也从市场得到佐证。一些白酒零售终端店家说,自从国家发令“严打”酒后驾驶后,其实今年整个酒类行业生意大受影响。但经销商囤货,却致使酒业销售出现“淡季不淡”的局面。
烟幕三 白酒业成本增加利润低
揭秘 酒类板块13天流入资金14.96亿
随着白酒零售市场整体涨价,近期白酒板块也成为投资市场的一大亮点。7月反弹幅度超过20%。
这也让一些白酒企业面对涨价说出的“利润降低”之类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7月以来白酒板块的整体涨幅高达22%,平均股价达到47.71元,有5只个股创出历史新高,而在最近20个交易日里,酒类板块有13天资金净流入,流入资金14.96亿元。
分析 六原因致酒厂争相提价
德邦证券发布的白酒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白酒之所以频频调价,主要有6大原因。
其一,消费税预期推动价格上涨。德邦证券分析师表示,消费税基谈判失败,引发白酒龙头公司通过直接提价来抵御消费税基提高所带来的费用压力。
其二,酒类产品投资价值诞生,新价值推升市场价格。作为高端奢侈品的贵州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34.60,0.82,2.43%)、水井坊等也逐渐被选作投资标的。
其三,国酒地位竞争格局,抬升高端白酒商品价格。2010年中期的高端白酒价格上涨始作俑者或者涨幅最高的就是贵州茅台酒。而作为价格跟随者的五粮液、国窖1573和水井坊也不愿意脱离高端白酒的品牌队伍,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提高其终端零售价。
其四,个别厂商促销策略,助涨渠道提价。为保障中秋、国庆旺季旺销,借助“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态,个别厂商率先抛出提价的风声,以便让经销商更早进货,占领终端提高铺货率。
其五,通胀预期促使白酒厂商普遍提价。由于今年自然灾害较多,很多农产品(18.53,0.18,0.98%)极有可能减产,到年底所产生的效应既是房地产所无法消化的通胀压力,尤其是具有明显投资品属性的商品均可能会出现普涨。
其六,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是酒类厂商提价的直接原因。此次涨价风潮各大高端白酒产品普遍在10%至15%的水平,基本与同期政府要求全国各地上涨工资的幅度相同。
发现
上市酒厂并未公告要提价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并未有上市的白酒企业公告提高产品出厂价。分析人士称,白酒企业选择七八月份淡季时通过提高终端价格,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试探消费者反应,预计在提价后市场销售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可能伺机提高出厂价。
预测
中秋前后将上调出厂价
多位业内人士均预计以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品牌于中秋前后上调出厂价的可能性较高。市场人士分析称,本次酒厂提价短期内对酒类业绩直接贡献不大,但是提价引发的渠道促销和终端销售以及中秋、十一等销售可能会好于市场预期,销售量可能出现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