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地处长江之南的安庆,气温骤降,傍晚时分还下起了“雪籽”。
下午3时,安徽省安庆市宜城医院住院部4楼,40岁的毛凯刚刚“下机”,从血透室里缓缓移开身子,走了出来。
他身后的这家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从1987年就开始设置血透室,从最早的1台机器发展到现在的20台机器。2005年8月,这家医院被授予“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在此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有77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硬件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的医院,近日被安庆市卫生局查出,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中有人感染了丙肝。目前市卫生局还没有公布患者名单,哪些患者为院内感染也无从得知。
对毛凯而言,他是不是在卫生局公布的名单中,还无法确定;是否在院内感染,他更不可知。据他本人提供的化验单显示,两年前,他的丙肝抗体就呈阳性。
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毛凯脸色蜡黄,双眼浑浊不堪,一下就能把他与其他病人区别开。百般犹豫,抽完一支香烟后,他才开口,向记者讲述自己的遭遇。
“没想到老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
2006年,毛凯来到宜城医院血透室做血透。他考虑到这家医院离家很近,设备在当地又最好,价格也不贵,就打算长期在那里接受治疗。
在此期间,毛凯曾在南京一家医院做过几次血透治疗。不过,他强调,“那里每次做之前都要做8项检查,是‘分开隔离’做的”。
2008年3月,当他满怀希望,再去这家医院为换肾做体检准备时,医生告诉他:“转氨酶不正常,可能有丙肝,换肾风险太大,暂时不能做。”
毛凯随后进行了化验检查,结果是感染了丙肝。毛凯向记者展示的这张化验单显示,时间是2008年3月13日。
“过去也担心感染丙肝,但听了他们的解释,我将信将疑。作为一个病人,哪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搞清这些问题。”
不过现在,毛凯和很多病友都知道了丙肝传播的三种途径。“感染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做血透。”
“没想到老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眼前的毛凯,悲痛得几乎丧失了表情,又点起一根香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食欲差,体质也差,每天都要靠大把的护肝片来维持,现在一家人什么事都不能做,就围着我转。”毛凯告诉记者,他的家境在农村还算好的,本想通过换肾来维持生命,可现在真的绝望了。
在毛凯的联系下,记者见到了他的另外两个病友——冯勇和李琴。
29岁的冯勇现在边上班边做透析治疗。“因为这个病,连女朋友都没有,婚姻的事想都不敢想。”说起自己的未来,他用“渺茫”二字来形容。
冯勇介绍,2005年,他来到宜城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其间也曾在外地做过血透,他在2006年被查出感染丙肝。
“自己上网查了一下,丙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冯勇说,这里的医生鼓励他使用复用透析器,这样比使用一次性的便宜些,毕竟自己经济条件有限。
不过,冯勇认为,既然是复用,就应该隔离分区,分机使用。“正常人和不正常的人不能在一起,否则很容易感染丙肝。”
“上一个刚用完,没过多久,下一个接着再用,消毒不彻底。”一旁的李琴接过话茬。
42岁的李琴告诉记者,2004年至今,她一直在这家医院做血透,对这里很有感情,可是2009年4月被查出感染了丙肝。这给她本来就艰难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痛苦。
“老公经常不在家,我不能不做家务,可又怕传染给他们,儿子还小,什么都还不知道。”
感染了丙肝后,李琴最怕的是遭人歧视。“就怕被人知道,不少亲戚都疏远了,见到我都躲着,我真比死还难受。”李琴忍不住抽泣起来。
“结果没下来,真的不好说”
2009年12月,从媒体上看到“霍山丙肝事件”的报道后,在宜城医院做血透的病友感到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几名患者决定向卫生部门反映这一情况。
12月21日,6名患者来到安庆市卫生局投诉称,他们在宜城医院进行血透期间感染了丙肝,并称除他们之外,医院里还有患者也一样感染了丙肝。
安庆市卫生局介绍,接到患者投诉后,立即成立了由市立医院感染办、肾内科、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科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组成的调查组,于当日下午赴宜城医院进行现场调查。
“我们当时提出,我们的要求就是要治疗,要治好。”一名在场的患者说,卫生局医政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要他们等待调查结果。
2010年1月5日,记者来到安庆宜城医院向院方了解丙肝感染人数时,该院表示:“卫生部门调查结果没出来,实在不好说。”
该院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血透室)在当地规模最大,成立时间较长。2002年以前,大家对丙肝都没有认识,大家都不查,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数字。”
当记者问为何有病人感染丙肝时,这位负责人说:“我们的硬件条件,你都能看得到,绝对不像有些医院那样脏乱差。”
“医院有没有严格执行血透操作规范?”记者问。
“目前没有具体规范,规范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这位负责人说。他拿出卫生部2009年8月21日公布的“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并指着第二十六条说:“血液透析室应该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你看,这里并没有提到丙肝需要隔离。”他说,宜城医院是从2009年5月才开始分区隔离的,不排除以前有交叉感染的可能。
血透背后的无奈
安庆丙肝事件还没有尘埃落定,等待丙肝感染者的是漫长的治疗过程。不过记者发现,对他们来说,与感染丙肝的风险相比,最担心的还是血透能否维持下去。绝大部分患者都表示,不想转到外地做血透,“那样成本太大,又不方便”。
不少在宜城医院长期治疗的患者,都流露出对这家医院的感情。一位姓汪的老太太说,自己的老伴已经80岁了,在这里做了14年血透,真的不想离开,如果转院的话,经不住折腾,就怕把命送了。她表示:“不希望医院垮了,希望能有个正常的秩序,让治疗继续下去。”
另一位老人也告诉记者,过去曾在外地做过血透,后来还是选择在这家医院做,是因为这家医院的服务态度不错,医生很热情,“老伴血管不好,在这里每次‘打针’都很顺利。”
一位医院负责人也表示:“停业整顿很容易,可这么多患者到哪里去,整个安庆市的医院无法接收他们。”
“很多血透室不接收丙肝病人,而我们这里接收,因而感染的风险就比别的地方大。”这位负责人说。
有不少文献显示,从国内外的行业规律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丙肝病毒。同时,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即使一些先进国家也存在这一状况。(文中血透患者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