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此骗局的姚翌明今年31岁,大学文化,原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青浦区营销部经理。到今年为止,他在保险行业已侵淫10年,而在泰康,他做了3年。虽然人在泰康,但却与公司积怨很深。
一名保险公司的经理,离职后竟然使用虚假保单,以高额利息为诱饵,接连骗了175名市民,涉案金额高达1400多万元。昨天,这起合同诈骗案件在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被告姚翌明表示:自己这么做,最初是为了报复所在的保险公司不讲诚信。
4%高息诱骗175人“投保”
离开庭还有半小时,已有十几名受害者来到法院,这些人多是青浦本地人。市民倪女士告诉记者:去年3月,听说这个团体养老保险能拿4%的利息,比银行高多了,就把投在股票市场的十几万元拿了出来,又向别人借了5万元,全投了进去,从来没有怀疑过,直到听说姚被抓进去才知道被骗了。
身为保险业务员的朱女士更郁闷:“我不但介绍很多客户买了这个保险,自己也投保了30多万元。现在家里总是有很多客户来闹,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为同来旁听的倪女士是经她介绍才投保的,她显得有些尴尬。提起被告,她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上去咬他一口”。
记者了解到,因为受高额利息的诱惑,加上有保险公司业务员从中推介,175人买了该保险,这些人中很多还是保险业务员的亲戚朋友,甚至有很多保险业务员,其中一市民一下被套牢了200万元,而“投保”的钱,几乎是市民家里的全部积蓄。
离职经理巧设“连环套”
设置此骗局的姚翌明今年31岁,大学文化,原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青浦区营销部经理。到今年为止,他在保险行业已侵淫10年,而在泰康,他做了3年。虽然人在泰康,但却与公司积怨很深。
姚翌明说,2003年公司为提升业绩,曾许诺业务员17%的佣金,但后来却没有兑现。姚为了对得起自己的下属业务员,只好“想别的办法”给大家兑现佣金。他为了方便开展业务,曾私刻了一个公章,这件事是领导默许的,但到了2005年2月,他却因这件事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因此被公司解聘。
“公司不讲诚信,我不能不讲。”于是,姚翌明在2004年就开始做假保单骗保,收到的钱一部分给员工兑现17%的佣金。他推介的险种为“团体定额养老年金型保险”,年利率4%,一年后还本付息。虽然2005年他“出了事”并离开公司,但为了能让业务继续顺利进行,他又专门找人冒充该保险公司负责团险的人出面“作证”,骗取了几名保险公司业务员的信任,许以10%的佣金,让他们帮自己拉客户。同时,他还用假身份证在银行开了个“泰康”的个人账户,用于收取“保险费”。
保险公司业务员参与
记者了解到,正是因为2004年他做的保单都按时给投保人本利结清,给业务员及时发放了佣金,所以大家对他非常信任。去年9月,他还以公司的名义安排业务员和客户到云南旅游,于是,很多人2005年继续投保,经过亲朋好友和熟人相互传递,越来越多的人上当受骗。
由于有保险公司人员从中参与,姚翌明用的保单中有真有假,没有人发现这是个骗局。检察院称,从2005年3月到11月,共有175人“投保”,涉案金额1408万余元。
该保险公司表示,泰康人寿确有“团体定额养老保险”险种,是3年期的,利率只有2%。去年10月,因为有家公司投诉说买了这个险之后业务员一直不给发票,公司一查,才发现出现了假保单。2005年12月1日,姚在家中被拘留。
1300多万元无法追还
姚对检察院指控合同诈骗的事实无异意,但对非法占有600万元资金不认同,认为1400多万元除去还以前的保费、业务员佣金、买真保单,他个人占用的顶多有200万元。根姚交代,他开始做这件事时,主观上从来没有诈骗或是占用别人钱款的意思,只是后来欠的钱越来越多,他只能让这个“雪球”不停地滚下去。
当法官问“想过这么多钱以后怎么还”时,姚说:如果继续做下去,可以用2006年收进来的钱还2005年的,以此循环。另外,他在案发前一直在与某单位谈项目,签约后可拿到1000多万元提成,他打算用这个钱去弥补资金漏洞。据悉,现在有1300多万元的钱款无法追还。
昨晚发稿前记者获悉,有80多名被害人已委托上海方正律师事务所的沈秋君律师,准备在该刑案判决后向姚翌明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沈律师表示:因为受害者都是通过泰康的业务员进行“投保”的,所以该诉讼也不排除把泰康作为被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