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对质量的奖励方式主要是设立国家质量奖。目前,世界上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国外质量奖的设立,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一是均在政府的倡导或支持下设立;二是都有一个可依据的评价准则或标准,对质量管理理念的传播,引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授奖的对象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的组织和个人,大多数质量奖将中小企业列为奖励范围;四是各国设立质量奖的目的主要是卓越绩效和最佳实践的总结和认可、沟通和分享最佳的实践经验、理解卓越绩效的要求、卓越组织的培育、质量和过程的改进、促进和增强竞争、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等;五是质量奖的设立和实施,为各国提高质量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际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质量奖励制度,包括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英国质量奖等。实践证明,设立国家质量奖,不仅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质量责任感和勇于竞争的信心,而且还能起到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
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经济复苏和“东洋”货口碑不佳的压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质量促进的法案,于1951年设立质量奖。在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引导下,日本企业全面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经过30年的努力,质量水平全面提高。日本政府通过授予优秀企业国家质量奖的形式,在全球树立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大大提高了日本产品质量的声誉。
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日本产品的挑战,美国总统、国会议员、各州政府、专家学者、企业经营者掀起了一场质量复兴运动。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马尔科姆·波德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规定设立国家质量奖。通过政府表彰先进的形式,重塑美国质量的形象和信誉。欧盟委员会于1990年设立欧洲质量奖。虽然欧洲质量奖设立较晚,但由于设计科学、要求严格、评审严密,已成为世界最负盛名的质量奖项之一,对企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日益显现。
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除中国外,都在经济进入增长的关键时期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如韩国于1975年,印度和巴西于1991年,俄罗斯于1996年分别设立“国家质量奖”。
以上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设立“国家质量奖”,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荣誉感和勇于竞争的信心,提升广大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水平。同时,也体现政府对提高质量的主张,体现一个民族对高质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