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上半年公布的汽车销量数据中,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和吉利都进入轿车企业销量前十位,分别排名第四、第七和第八。
但是,在这三个品牌中,排名最靠前的比亚迪,从未有过任何召回,即使旗下F3被称为创造了销售神话,即使有消费者对其质量有质疑。在国外司空见惯的召回行为,为什么之于自主品牌,就变得如此难以企及?
消费者的“宽容”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记者以购车名义去试驾一款A00级小车,试驾后发现车内噪音比较大,便向销售人员如实说明试驾的感受,得到的回复竟是:“几万元的小车,您还打算要什么样的配置和舒适度啊?”记者顿时语塞,再纠缠下去,恐怕也是不欢而散。
销售人员一句简单的话,折射出的正是不少自主品牌轿车厂商的心理——以较低价格买到代步工具的消费者,其心理忍受能力也应很强。或者说他们认定了一分钱一分货,谁让这些消费者“囊中羞涩”呢?
那么,我们的消费者是否真的是段数高超的“忍者”?记者注意到,2007年曾有这样一则新闻:在一个平面媒体组织的“健康汽车”车内空气抽查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车主刚买了一辆自主品牌轿车,不到两个月。由于连续下雨,导致车内过于潮湿,记者们发现车内顶部居然长出了蘑菇,车辆封闭性如此之差,车主却并不想去投诉,原因是“车就那个价钱,去找4S店太麻烦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到4S店还得自己掏钱修。”
时至今日,3年过去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显然难以改变,忍气吞声的车主大多只是在论坛上发个帖子,友情提示大家“慎买此车”。
企业的缺位?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总共召回的136.1万辆问题汽车中,国产汽车(包括自主品牌和在中国生产的外资品牌)召回的数量为127.98万辆,占到了召回总数的绝大多数,但其中的自主品牌汽车则少之又少,只有3万辆。
很多人会以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保有量较低为其开脱,认为“和丰田、福特这类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召回数量相比,国内自主品牌召回的汽车数量很少,而且消费者所提及的问题也都不是致命的硬伤,所以关注度不高”。但记者注意到,近期在美国宣布的很多召回,数量都不大;在国内合资及进口品牌的召回案例中,有的只有二十多辆涉及产品。所以以数量少来作为召回少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其实,我认为核心的原因是,自主品牌厂商仍担心召回影响企业形象,担心消费者可能会因此对其失去信任;另外,他们尚缺乏应对召回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配件供应、技术、管理等相关支持能力。”某合资品牌4S店市场部经理王先生坦言。
在汽车评论人贾新光看来,国家的监管力度和手段的不强硬,也是造成自主品牌轿车不及时召回,甚至零召回的原因。“事实上,企业按时上报产品质量情况、认真分析交通事故中的质量问题,有关部门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进行不定期质量抽查,都是提高汽车产品质量的途径,但显然,这些路径现在仍未被重视和利用。”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有这样一种可能,即自主品牌车企尚未进行大规模模块化生产,虽然车主反映的问题很多,但鲜有集中性和典型性,这样就给了车企一些可以感到“侥幸”的理由,因为这样就可以不公开召回,只是通知经销商告知车主到店更换零部件。这位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车企必然会经历模块化生产,到那时,曾经“侥幸”的理由也就不再是他们的“保护伞”。
怎么办?
显然,品牌力弱、发展不成熟不应该成为推诿召回的理由。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缺陷产品管理处处长张世煜曾表示:“希望企业不要回避召回,自主品牌应该缩小和国外品牌在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差距,保证消费者开的是一辆放心的车、质量过硬的车。”
我们的意见是,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大规模模块生产才有召回意识。虽然大多数自主汽车品牌发展历史都不长,但这些企业的召回意识是不是也应该从“娃娃”时期抓起呢?
2010年7月2日,《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据了解,该条例有望在年内出台,自此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将在同一层面上被加以对待——隐瞒缺陷责任可能会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进口产品货值金额2%〜50%的罚款。显然,这样的处罚力度很强硬,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路,自主品牌企业的日子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好走,可能还会伴随着一些阵痛。毕竟,目前自主品牌轿车的投诉量低于合资品牌,并非因为它的质量有多高,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过度宽容。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和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仍然逃避召回的车企必将受到很大冲击。
万车网专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按照概率来统计,我国的汽车召回频次和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即使在销量暂时下滑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也应该重视产品质量,以品质赢得失去的“江山”,对于有质量问题的车辆,即使暂时没有能力实施召回,也应该向车主明确维修措施,而不是再搞“地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