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顾永强)今年4月以来,山东省东营市绿野化工有限公司每天的领导碰头会上新增加了一项会议内容,由HSE(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监督人员汇报昨日现场安全工作,当场协调解决问题,这是他们强化安全工作的新举措。各车间班前会也把安全教育、当日岗位安全风险提醒纳入工作安排中。
绿野化工有限公司属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高危农药企业,如何实现安全生产?他们注重“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立体型安全管理网,消除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盲区和空白点,确保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为实现机关对基层高效服务、高效管理,公司对每名领导和机关干部实行安全责任连带承包点制度。这项制度要求承包人定期深入车间班组,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以“安全承包点”为基点,每年调整一次,努力把安全工作做细。他们对一线车间或安全生产隐患较大的重点要害部位,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承包制度,承包人每月要到各自的安全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填写好记录,并由被承包单位值班干部签字,对隐患整改进行跟踪验证,使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基层管理标准化”。今年以来,这个厂领导、机关部室负责人深入基层安全承包点180多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87个。
今年年初,公司领导与下属各车间负责人签订了《2012年度HSE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主体,把指标纳入到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年终业绩考核中,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将健康安全环保责任制度落到实处。
绿野化工有限公司各车间将安全责任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把安全指标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捆在一起,定期考核、讲评和整改,形成了领导、车间、员工责任连带,安全责任大家共同分担的良性互动局面。这样不但使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到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视野和监管网络体系中,消除了监管盲区,也使基层干部实现了安全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应付型”向“实干型”转变、“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
公司采取“领导参加、内行组团、事先不约、多查隐患、整改闭环”的方法,查严、查实、查准、查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节假日进行节前慰问检查。今年前4个月,共组织各类HSE检查16次,查改安全隐患和问题112个,确保生产装置安全优化经济运行。同时,严格考核,赏罚分明。他们在加强月度安全考核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安全、设备、生产、技术等部门联合对基层队考核,按考核打分情况进行排名和考核,每次对前3名分别进行物质奖励,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挂黄旗,出现事故的挂黑旗,严厉追究当事人责任。《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