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班组员工成长先扔掉“鞭子”

2012-05-16 08:03:11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杨 涛 杨述珍

    “这工作太累了,太枯燥了,干着有啥意思?”“每天千篇一律做同一件事,烦不烦?”“他的工作还没我做得多,凭啥工资比我挣得多?”“我比他早进班组,他怎么就比我先提拔了?”……很多次我们走进班组,总能听见班组员工这样的抱怨。

    于是班组管理者开始想办法去监督、督促、考核。尽管办法很多,制度和办法出了一大堆,但是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没有一个员工不想在职业中获得发展,没有一位员工愿意管理者任意批评他。关键原因在于,班组管理者没有真正深度了解班组成员的需求,用刚性的管理替代了沟通和交流。基层班组员工的价值不完全体现在岗位的提拔,它还应当包括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通过工作获得个体幸福感。

    如果总是强调班组员工要看长远,但班组管理者没有建立好的平台,班组员工缺乏了发展的方向感,对前途迷茫,很容易用庸常的短期目标取代长远目标。班组每个成员都应该正视自己的价值,设想自己如果离开这个班组,时间清单上可以列出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其实,大多数班组员工的诉求与班组发展目标基本是一致的:班组希望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让员工减负;班组也希望员工迅速成长,扛起大梁;班组更希望安全生产,班组、员工都平安。既然目标一致,那班组和员工就该携手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员工体会到班组的关怀、信任与支持,并产生归属感。

    班组员工都希望班组管理者,甚至企业管理层更多地倾听基层员工需求和呼声,作为班组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拿什么来激活班组成员内心成长的动力。比如,很多班组职工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认同,但最怕偷奸耍滑更容易获得青睐。然而,每一位班组员工也得警醒,如果自己把工作弄得毫无价值,也就是埋没了自己价值的时候。

    当今社会,企业的外部环境、政策、舆论等都在不断变化,班组员工也需要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做些变革,在克服困难中激发创意,在尝试创新中矫正自己,机遇和成功也将会相伴而来。所以很多班组员工主动作为,比如向班组建言献策,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解决安全生产上的技术难题;积极学习充电、提高岗位技能等等,所以他们在班组和企业的发展中主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共同分享了成长中的快乐。

    当班组管理者和班组成员都站到一起,融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互相给予体谅和尊重的时候,班组的运作基本上不再需要“鞭子”,而成了班组成员间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自觉行动,并将个人的成长成才深深植根于班组的沃土上。《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