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ISO26000管理者的新“翅膀”

2012-05-16 08:02:4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靳选东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是第一个关于社会责任领域里的全球性标准,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对社会组织管理发展趋势的一种期待。

    在新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中,社会责任(socoal responsibility)被定义为:“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的责任,这些透明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符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融入到整个组织并践行于其各种关系之中。”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发布对ISO来说是一个大的跨越,是一个从工程技术领域到社会和道德领域里的跨越。它虽然只是一个自愿性和非认证性的标准,但是从ISO9000到ISO14000,再到ISO26000,这标志着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从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到环境管理为中心,再转变到以社会责任管理为中心的全面责任管理阶段。

    按照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有两项基本实践:即一个组织承认他的社会责任,识别它的利益相关方并使其参与。虽然在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中声明,它“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不适用于认证目的”,但它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地区、各部门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更富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组织管理开始进入到社会责任管理的新时代。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从《社会责任指南》中汲取经验,明确对人的健康、安全的关注,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对社会的贡献。我们可能只是老师,只是老总,或者只是普通的公务人员,并不握有太重大的权力,但我们很可能在某种维度上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切割掉骨子里那些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社会惯性,代之以更文明的社会责任思维。

    我们乐于见到被管理者的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大觉醒,却不希望看到要通过抗议、以不服从管理的对抗这样的极端行为来磨合、消化。其实管理应该是一件文明的事情,不应该总是充斥着硝烟与对抗,社会责任管理也急需与时俱进地跟民众意识的变更相契合,文明观念、管理手段,都免不了要及时地做一些“升级换代”。

    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的精神诉求虽然更敏锐更积极,但现实中的各种管理对于社会责任似乎仍然缺少敬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种现代化工具相比,我们管理者思想可能还在停留在很久以前。有句话说的很是不错:我们生活在21世纪,使用的工具是20世纪发明的,而管理却还多沿用19世纪的模式和手段。

    或许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发布可为当今社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它可能作为一种外力,为管理者谱写和开创管理领域新篇章提供新参照。

    管理者不能凭蜡做的翅膀翱翔。在大多数被管理者看来,要接纳一位具有超前思维的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管理者能够自我管理,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建立社会责任。

    于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架构一种敬畏“社会责任”的边界共识,以精神共识来减缓甚至消除摩擦,诚为当务之急。《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