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如何突破“三重门”

2012-02-08 07:46:53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王运启

    多年以来,由于特殊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随着政策环境的转变,市场规范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企业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管理方式多以人治为主,缺乏制度化流程管理,由此形成的管理“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目前需要突破“三重门”的考验。

    由于环境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企业也要随之顺应这类变化,而恰恰是许多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并获悉这类信息,不能及时顺应国家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而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同时,企业的产品组合不科学,产品线、产品群管理混乱,不少企业盲目追求产品多样化,在选择产品时毫无计划与规律可言。行业外部环境在不断变换,企业自身的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应该不断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获取更多的财富。

    企业对未来发展与政策需要有一些新的规划,宏观调整的主要方向在产品的科研与销售成正比,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科技含量的产品比例要迅速提高,模仿秀最终要被市场淘汰,因此在现有可以调整的时间内,逐步挖掘或者引进新的特效、差异化产品,企业的龙头产品需要有可以控制的。企业宏观战略规划包括政策导向规划,技术产品革新规划、模式创新规划、行业发展与企业生存效益规划等,方向是一个基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研究条件不许可的战略规划,在产业优势下突破,市场才属于自己的。

    切实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继续“练好内功”。一方面,要加强与大型企业交流与合作,推进产品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加大对新药的研发力度,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企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创造走出去参与强效竞争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创新思路,另辟蹊径,寻找开拓的新天地。

    《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