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制造业呼唤“工匠精神”

2012-02-08 07:45:1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曾 伟

    企业的冬天来临了,企业家们有点被冻醒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迟早要来临的冬天。

    即便没有这场危机,很多企业也已经出现了越大越亏的现象,这就是一种征兆,意味着现有企业的经营模式有一个扩张的顶点,达到这个点上,便难以赢利。

    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彻底改变,迟早要被市场淘汰。因为这是一种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是一种体力消耗下的硬撑。很多企业家此时败下阵来,关闭厂门,与其说是经营不下去了,不如说是精力、体力支撑不下去,是意志和心态的崩盘。

    历史是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危机让一批企业和企业家离开了这个竞技场,谁又将成为明天的主角呢?

    应该是“工匠”型的企业家登台的时候了。他们身上或许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对事业的执着。他们更热爱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产品带来的利润。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努力研究和改进自己的管理模式。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做的时候,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唯有全身心地投入,企业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当一个人为钱而做的时候,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的。因为他至少要留出一定的心思和时间来享受金钱的乐趣。而热衷于做事的“工匠”们却不需要保留这份心思,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在改善的时候,在创造、制造的时候,已经在享受了。

    日本的企业界也遭遇过我们今天的情景。他们靠一批“工匠”型的企业家带领着企业走出了沼泽。我们也必须如此。

    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不可能是商人为主体的游戏。让“商人精神”淡出制造业,给制造业注入一种灵魂——“工匠精神”,这是这场危机必然会完成的使命。《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