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云南白药牙膏的防伪困局

2014-07-16 10:58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

 7月初,吉林李先生在自家小区超市购买了一支含量为100g的云南白药留兰香型牙膏,可依照牙膏管尾的16位防伪码进行手机短信查询,却一直未收到回复。李先生拨打防伪查询电话,系统回复,该“身份码”已超过查询次数,现已注销。经验证,该码已于2011年7月4日被首次查询。

  14日,记者拨通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事业部维权办的电话进行反馈,经过该部门刘明波查看利器刮膏体表面的痕迹、“蓝芯纸”防伪标识等方法的辨别,李先生购买的牙膏被判定为假货。

  刘明波所在的团队之前就走了好一些日化产品类的批发市场,“我们希望从源头上打击假货”,他们配合执法部门打击批发市场的假货,刘明波希望消费者李先生能够做进一步维权,让他们顺藤摸瓜找到假货的源头。但消费者李先生只想知道真伪,并不想因为一支牙膏而继续维权。

  电码防伪:查询率为千分之五

  类似李先生这样的消费经历,在广东、青岛等地区也曾有消费者反映过买到了假冒产品的现象,云南白药健康产品事业部维权办刘明波说,“假冒云南白药牙膏在广东地区出现得比较多,留兰香、薄荷型,含量为100g装的产品居多,其包装与真品相似度极高,几可乱真,消费者不经仔细对比很难识别。”

  由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防伪标签,就成为了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在自己产品上印刷防伪标志成为名牌厂家、生产名优产品企业用来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然而,尽管产品的防伪技术一再创新,也难以杜绝产品假货的出现。

  防伪标签能否真正被消费者应用并有效识别,也是很多生产型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2003年,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事业部成立。十年时间,该事业部收入20.75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白药牙膏收入超过19亿元。在电商渠道,云南白药牙膏取得了快速增长。比如,天猫超市120g云南白药牙膏(留兰香型)在2013年下半年的评价数同比去年增长300%。

  伴随着的云南白药牙膏销量的猛增,许多不良商家开始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并使其大量流入市场,如果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到假的云南白药牙膏,使用效果完全不同。

  有媒体曾报道,一些不法厂家在产品名称上试图鱼目混珠,在“云南白药牙膏”的名称前加上了两个不起眼的“复方”二字或将“云”字改为“之”,乍一看与真正的云南白药牙膏没有不同,但仔细一看却是“复方云南白药牙膏”或“之南白药牙膏”。

  随着媒体的报道,云南白药牙膏的“山寨”,并不限于这些低水平的假货,用来防伪的防伪码也成为了假冒的对象。

  喷防伪码在牙膏尾,是早期云南白药牙膏采取的一种防伪手段。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三种渠道,进行防伪查询,真品按内置说明书进行防伪查询(16位防伪码见牙膏管尾,用油墨喷的数字),结果会表示“有”,假货查询则“无”。

  然而,这种防伪方式也成为了不法厂家的假冒对象。作为第一代电码防伪人,有过十多年防伪技术研究经验的罗纳说,“在我国,尽管电码防伪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数码防伪极易出现‘防伪码不能有效防伪’的怪现象。”

  罗纳从数码防伪目前所处的现状分析,“首先,防伪码的查询率低。目前,数码防伪行业内的平均查询率为千分之五左右;其次,未被有效查验的数码存在被二次利用的可能性。而不少消费者的维权案例表明,目前确实存在造假者自己编造数码并伪造查询电话、短信平台及网址的弊端。”

  李先生将购买的云南白药牙膏的防伪码提交给专业防伪公司发现,该防伪码已被查询超过7100次。也就是说,若按查询率千分之五计算,利用同一组防伪码制作的假牙膏已140万支以上。

  蓝芯纸防伪:包装盒材料的探索

  今年初,云南白药集团将集团维权办分拆到了各个事业部,刘明波就是这个时候被分到了云南白药集团的健康产品事业部维权办。她介绍,目前在市面上出现的云南白药牙膏已大多为2014年2月以后生产的。牙膏的保质期是三年,也就是说,外包装和尾管上的日期应该显示为“201702××”以及以后的日期。

  市场的需求,使得云南白药牙膏加大了产品的生产规模。2013年下半年,云南白药健康产品事业部引进了一批新的生产线,该部门制造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团队仅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就是为了产能能够按进度达标,该自动化生产线一经使用,使得产能达到了新线引进之前的160%。2013年,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牙膏生产制造费用较2012年却下降了12%,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一直维持在99.25%~99.5%的水平,全年牙膏产值25.5亿元,人均产值达到1307万元。

  所以,当刘明波得知李先生近期所购买的牙膏上标识为“20160106”的数字时,她便初步判定李先生购买的此牙膏极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除了使用数码防伪进行鉴别真伪以外,消费者可以使用更保险的鉴别方式,查看牙膏膏体软管,真品牙膏使用的软管,若用尖锐利器擦刮其表面印色均不会刮白或掉色,假冒品一经利器擦刮即刻掉色,产生白色刮痕。”

  目前,云南白药牙膏采用了蓝芯防伪技术。“主要是看牙膏外包装,真品的外包装夹层撕开后里面是蓝色的,而假冒侵权产品的外包装夹层撕开后里面是白色的。”

  刘明波介绍,会使用这两种防伪技术,主要是在外包装和膏体材料上能够杜绝假货。“据我们了解,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大多是在小作坊里进行生产加工,而目前云南白药牙膏使用的这两种材料都在生产规模、制作成本上有要求,制假成本高。”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2月开始,云南白药牙膏使用了牙膏外包装蓝芯纸的防伪技术,即牙膏盒使用特种纸——蓝芯纸制作而成,这种纸张芯层被染色成蓝色。刘明波说,“我们与蓝芯纸材料的供应商签订了协定,为独家供应,他们每供应一次均有备案。”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云南白药牙膏现用蓝芯卡纸做牙膏包装盒以此防伪,造假者更易市场购买蓝芯纸仿制,因无查验,假货信息更难以发现,经营者误以为假货量减少。

  这一点也得到了罗纳的肯定,“包括云南白药牙膏外包装盒使用的蓝芯纸在内,均属于通用技术能够实现的范畴。”

  他介绍,市面上使用的防伪纸张,有通用产品和专利产品两类。从技术上来说,蓝芯纸是一种特种纸。因芯层为蓝色就是蓝芯纸,如是黑色就是黑芯纸。过去国内特种纸厂都需有关部门特批,为数不多。随着市场的开放,生产特种纸的厂家愈发增多,仅蓝芯纸的供应商就不少于百家。

  品牌牙膏的防伪突破口

  防伪标签、特种材料等防伪手段的使用,无非是企业希望能够证实该产品是这家企业生产的或者运营销售的,产品质量本身也证明了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为了树立并维护产品品牌和形象的基础。2014年6月底,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胡润品牌榜》,包括96个国有品牌在内的200个最具价值中国品牌上榜,云南白药蝉联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冠军。

  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为何还能在市场上买到假货呢?云南白药集团的健康产品事业部维权办刘明波说,“我们也希望消费者购买的每一支云南白药牙膏是正品,不仅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对企业来说,也是对品牌形象的维护。”

  她介绍,目前市场还是有消费者购买到假货的情况。一方面,极少有消费者愿意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厂家。消费者购买牙膏后发现是假货,一是因为是日常生活用品,会主动查询真伪的人并不多,二是和李先生一样,消费者不会做进一步维权,因为产品本身价位并不高,得到与经销商协商处理的结果就不再继续维权;三是消费者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没有保留购物凭证的习惯,这给后续维权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一些消费者购买比商品自身价格低廉的产品,也成为假货销售的一个途径。

  而除了消费者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习惯以外,经销商在产品销售环节给假冒伪劣产品带来一定的契机。刘明波介绍,目前,云南白药牙膏已经将一些大型商超作为固定的销售渠道,但也不能排除经销商在批发的过程中买到假货的可能性。刘明波和她的团队,在这几年的云南白药牙膏市场打假的过程中就走过一些市场,市场上批发的牙膏相对低价。一方面,经销商对假冒产品缺乏基本判断,另一方面,将这些商品以相同价位售卖到消费者手中,他们的销售利润空间就会增加。

  有需求就有市场。出现了的假货市场,这就为生产销售假冒云南白药牙膏提供了可能性。李先生提供的牙膏图片上,就能清晰地看到仿冒产品的激光喷码、防伪图案竟一应俱全。为了最大程度蒙骗消费者,不法厂家在包装材料、印刷质量上大费周章,甚至不惜“上马”昂贵设备,也搞起了激光喷码、防伪图案。

  云南白药健康产品事业部维权办刘明波对此有些无奈,尽管使用了多样的防伪手段,但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消费者买到云南白药牙膏假货的现象。她和她的团队也在打假维权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针对个人消费者买到假货,能按照新消法的规定获得赔偿,是他们遇到的维权难题,也是他们希望争取消费维权的方向。

  由此,任何技术含量低的或单一的防伪技术及产品,很难有效地起到防伪作用。制造防伪产品的水平愈高、技术越难越复杂,仿冒难度也就越大,若能同时做到消费者易识别,防伪的效果也就越好。

  罗纳建议,基于目前云南白药牙膏已经使用的防伪技术,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消费者易识别,造假者难仿冒的复合技术,或许能成为品牌牙膏防伪的突破口。比如,将防伪码生成为可变二维码,让产品系统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实现信息化监控;内置说明书使用具有发明专利的色谱纸,都是目前云南白药牙膏在可控成本范围内可以采取的多元组合防伪措施。

标 签: 云南白药    

相关新闻: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