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各地相继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据报道,7月6日下午3时许,在青岛杨家群附近一工地,一名来自河南的工人在上工前突然抽搐不止,随后昏倒在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该工人仍不幸身亡。参与抢救的医生表示,不排除高温诱发猝死。同一天,河南开封市的环卫工人,55岁的孟庆和,也倒在高温炙烤下的大街上。一天之间,就有两条鲜活的生命在阳光下骤然殒灭。人们在叹息之余,对室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尤其相关劳动保护的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6日开封市最高气温达到39.2℃,地面最高温度为55.6℃。孟庆和从早晨5点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半,下午两点被人发现趴在三轮车车把上死去。车把前的车篮里有塑料袋装着一个馒头和半个烧饼,还有一个空塑料瓶。“这应该是他吃剩下或没来得及吃的午饭”。到底谁来保护孟庆和这样的室外劳动者?
我国劳动保护法已颁布多年,“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职工劳动保护的硬性规定。然而,死去的孟庆和头上,竟无一顶遮阳的草帽。
即使由于种种原因,相关劳动保护的设施条件不能到位,但有关部门根据其时的天气条件,适当调整工人的作息时间,并非难事吧?怎么还能无视如火的天气,任凭工人在烈日的炙烤下长时间作业,并一如既往的检查和罚款呢?凡此种种都表明,有关各方,尤其是河南开封的环卫部门,没有把职工的健康放在心上。
人文关怀不是空话。构建和谐社会更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如此高温天气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或因职责所系、或因生计所需不得不坚持在户外工作。如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了法律和规定,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有效监管。开封市相关部门对用人单位的“提醒”因此显得太过轻飘,无法承担一个生命突然逝去的沉重。
开封市的环卫工人大多数是临时工,没有劳动合同。他们的高温津贴每月仅有10元,单位也没有在高温天气调整工作时间。类似孟庆和这样待遇的工人,绝不止开封一地,也绝不仅限于环卫部门。当生活中那些送报的、快递的、搞装修的,乃至社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种种为人们生活的正常运转而操劳的人们,在酷暑中奔波于大街小巷时,我们该为他们的劳动提供些什么?这些“体制外”的劳动者,在受劳动保护程度上往往属于弱者,而这也恰恰是有关部门监管的一个盲区。
年初的一场大雪,让北京的王长荣因超负荷劳动倒在了雪地里;年中的酷暑,让河南的孟庆和永远地告别了人间。比孟庆和幸运的是,王长荣逃过了死神,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因为他是企业的正式工人。孟庆和的善后呢?我们不得而知。眼下小暑刚过,大暑马上就来,一年之间最热的时候或许还在后边,天下还有多少个孟庆和正在缺乏基本劳动保护的酷暑中工作着?他们的健康乃至生命,有谁能关心到点儿上?
(责任编辑: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