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医疗健康 >

移植心脏等同移植记忆? 专家称存在但“非主流”

时间:2011-07-15 10:09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近期,惊悚片《夺命心跳》在各影院上映,片中所讲述的“心脏移植记忆”引发观众热议。那么,“心脏移植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影片《夺命心跳》讲述了接受过心脏移植手术的林嫣(林熙蕾饰)发现,“借来”的这颗心脏正在慢慢把她变成另外一个人。之后她跟随梦境找到的一栋老房子却将一切都推翻。林嫣找到了心脏提供者江北燕的男友马本科,马本科想通过林嫣的心脏记忆找出女友的死亡真相。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专家张明教授介绍说,从西医理论上讲,“换心”不应该具有“转换记忆”的功能。西医认为,性格和意识,主要受大脑控制,而不是心脏,单凭移植器官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至少在西医领域中尚欠缺令人信服的理论。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似乎又有一定的道理。张明教授介绍说,中医著名典籍《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中说:“心藏神。”这里的“君主”主要是体现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的“神”可以理解为西医所指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中医认为,这些功能由心脏来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若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心脏的移植有可能出现性格或者记忆跟着移植的可能性。

  电影中的场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但是多见于国外的报道,尽管如此也是“非主流”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曾历经20多年研究调查发现:至少1/10的器官移植患者都性格大变,“继承”了器官捐赠者的性格。希瓦兹教授解释称,这是因为人体的所有主要器官都拥有某种“细胞记忆”。当它们被移植到其他人身上后,器官携带的记忆就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杨璞 侯晓云 于丹丹

  扩展链接>>>

  换心后性格大变,老翁来宁求诊

  哈尔滨人杨孟勇,11年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为我国当时医学史上年龄最大的换心人(换心时57岁)。术后他性格大变,自我感觉越来越年轻,术后8年,他老伴与其提出离婚。2008年2月初,他到南京鼓楼医院寻找性格改变的原因。

  该院心脏外科主任王东进教授给杨孟勇进行了全面检查,老杨心脏功能与同龄人相比,心脏收缩能力强,心脏跳动有力,而且心跳还能达到每分钟70多次,和一般的年轻人相当。王东进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心脏只是负责全身血液循环的泵器官,“换心人”的种种性格变化,其根本原因源于心脏机能的增强,而不是供体本身心脏携带遗传信息和记忆。

  王东进教授指出,换心人在术后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确实会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国内比较认同心理暗示说,而国外则认为是移植的心脏带有记忆功能。 杨璞 于丹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