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四:虚假投资理财骗局
“1000元起投,保本保收益”,“天天分红、100%盈利”……如此诱人的网络理财产品,你能不动心吗?伴随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投资理财钓鱼网站增势迅猛,受骗者往往损失惨重。
据360安全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投资理财类网购欺诈造成人均经济损失高达4403元。而在众多推广方式中,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推广已成投资理财钓鱼的主要传播途径。
典型案例:湖北武汉张先生通过QQ与某理财公司网站客服取得联系,通过频繁接触后,该客服介绍了其公司的官方网站,并指导张先生操作股票,许诺每月有20%-30%的收益。张先生尝试花费1280元与其合作一个月。客服安排操作部何老师与其联系,先后买入两支股票均亏损近5000元,按事先承诺的保持长期联系的联系方式却不法接通,张先生提出要终止合同,该公司却已经无法联系。
骗术五:中奖诈骗
时下,热门电视节目一直是钓鱼网站模仿的对象,《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热播节目曾被骗子作为钓鱼诱饵模仿。消费者一旦误信“领奖”内容,骗子便会以缴纳“保证金”、“报名费”“手续费”等为由,借机诈骗“领奖人”钱财。诈骗分子假冒知名电视栏目组人员,通过各类通讯手段,先以“大奖”诱人,再以兑现奖品需先缴纳“保证金”,一步步设套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典型案例:2013年4月,云南昆明的陈先生在个人QQ邮箱里收到《我是歌手》的中奖信息,邮件包含中奖的验证号码以及中奖链接地址。陈先生打开网站链接后,看到是一个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对话框,里面包括了许多个人信息。陈先生填写好后过了一段时间接到电话,自称是法院工作人员称其中奖且违约了,需赔偿19万元,但可以庭外调解,需要陈先生汇款手续费2900元,如不汇款他们会上法院起诉。
骗术六:短信诈骗
诈骗分子一般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向消费者发送各类诈骗短信。待受害人上钩,然后打着各种幌子,以需缴纳押金、面试费、保证金、税费、手续费等为由,诱使消费者前往银行取款机,将现金汇入犯罪分子指定账户,或是根据对方提示进行操作,随后立即转走消费者卡内现金。
典型案例:家住浙江省平阳县的邱女士,2013年4月收到了“退社保补偿金”的手机短信,信息称该女士有一笔社保补偿金尚未领取。于是她不假思索地就拨通了对方提供的联系号码,等她发现并报案时,两名犯罪嫌疑人和她账户里近5万元人民币,早已“人间蒸发”。
针对以上案例,有媒体分析,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呈现出虚拟化、智能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这使得诈骗存在更隐蔽的手段和更强的欺诈性。
这些案例中,有专门人员负责诈骗网络平台技术,有专人拨打电话和群发诈骗短信,还有人负责转取赃款,形成分工明确的诈骗链条;还有的利用任意显号软件、非法改号软件、网络电话对接等技术,使拨出的号码显示出其所需任意号码,伪装更彻底。
当消费者针对此类案例进行投诉后,投诉处理存在难点。一方面,由于这类诈骗属于“非接触式”犯罪,环环相扣,很难留下诈骗的确凿痕迹,给警方办案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诈骗分子在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不曾与被骗对象直接接触,因此案发后难以侦破以及追回被骗款项,这使得发现、跟踪和抓捕有很大难度,破案成本非常高。
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切不明利益皆是浮云,莫因贪小失大”,希望消费者以此作为训诫,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