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数的第10天,高三女孩文文修改了她的QQ签名,上面这样写着:流浪,不是逃跑。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文文都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谁都觉得这样的孩子笃定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乖乖女却想“流浪”了。 在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看来,其实,很多女孩像文文那样生活在矛盾和纠结之中,她们的痛苦不容易被成人发现,有时连她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痛苦。“研究过男孩问题后再来看女孩时发现,女孩的问题一点也不比男孩少,只是她们的问题更加内敛,更容易被忽视,正因如此,女孩的问题往往对女孩的伤害更加长远、更加深刻。”孙云晓说。 “六一”前夕,由孙云晓与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副教授合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拯救女孩》与大家见面了。
女孩也需要拯救吗?如果说造成男孩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男孩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与压力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格格不入的话,那么女孩的问题在哪儿呢?
应试教育让女孩受内伤
其实,男孩们都在抱怨:老师都喜欢女生,尤其在小学,班里的“三好生”和班干部几乎都是女生。从男孩女孩的生理特点看,女孩似乎更能适应现行教育。
李文道博士介绍,人类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通常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和推理,右半球主要负责运动、情感以及空间关系。联系两个半球的是一组被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研究发现,女性的胼胝体体积大于男性。
“所以,女孩的语言能力强于男孩,因为女孩的语言中枢比较均衡地分布在大脑左右两个半球,而且女孩更擅长那些需要两个大脑半球共同参与的活动。”李文道说。
这些特点使得女孩在学校中比男孩子有了更大的优势,她们的学习成绩更好,她们跟老师的沟通更加顺畅,她们是学校里受欢迎的一群。
但是,笑在先的女孩子却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楠楠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区重点上初一,最近几个月却被一个不太容易启齿的病痛折磨着:痛经。
上了中学之后,楠楠感到来例假“一次比一次疼”了。因为这是个很隐秘的问题,楠楠总是尽可能忍着,很少跟老师和同学提起。“少女痛经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孙云晓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原北大附中校长康健去年夏天给孙云晓和李文道讲了自己当中学校长时的经历。为了监测学生的疾病就诊情况,康健曾经让学校医务室对学生多发疾病进行了简单的统计,调查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与感冒、外伤这些常见疾病并列的,居然是女生的痛经”。
一些学者认为造成痛经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越是临近考试的时候,她就会越疼。”楠楠的妈妈说。
“女孩子为了这个优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们为了这些甚至牺牲了健康。”孙云晓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9年对1800多名高中生的调查表明,女生每天做作业以及额外学习的时间都多于男生,47.4%的高中女生每天做作业在两个小时以上,35.1%的女生除了学校上课、做作业外,每天还要额外学习两小时以上,比例均高于男生。该项调查还显示,67.3%的女生“非常想提高成绩,也愿意为之拼命努力”多于男生,而男生“想提高成绩,但不想太辛苦的”比例多于女生。
文文说她并不是真的要逃跑,在她的心里,流浪般的生活代表了一种轻松自由的状态,而这,是她一直未曾表达出也未曾拥有过的。文文几乎每天晚上写作业都会到深夜,早上为了上早自习又不得不5点起床,每天只能保证4~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更让人痛心的是,应试教育对女孩子的摧残是缓慢的,女孩在“承受压力-激励自己努力-承受更大压力”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健康。医生介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严重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发育。有媒体报道有个别高三女生,在高三高强度的压力下,甚至出现了闭经的现象。
“极端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却可以让我们警醒。”孙云晓说。如果说应试教育对男孩女孩都有伤害的话,那么“男孩受的是外伤,女孩受的是内伤。”我们都知道外伤虽然看起来惨烈,但是医治起来能准确地找到伤处,而内伤的诊治则更难,因为有时我们连伤口都很难找到。
好成绩并不能带来自信
尽管女孩子在应试压力下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至少她们取得了好成绩,因此女孩子应该比男孩子更加自信。但事实上,随着女孩子的长大,她们变得越发地不自信起来。
孙云晓和李文道讲了一个13岁女孩丽颖的故事:
丽颖从小就胖,同学们都叫她企鹅。不过她现在瘦下来了,比其他女生都瘦:1米62的身高,体重只有38公斤。“刚瘦下来那会儿,我把班里同学全震了,那时候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感觉我征服了全世界。”
丽颖减肥源自一次考试成绩不好,爸爸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句话:“吃、吃、吃,都吃成肥猪了。”于是,丽颖立志要减肥,从130斤到100斤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当今的父母从小就会鼓励女孩要自信,不输给男孩子。确实,在中学之前,女孩子由于学业成绩的优异,她们自信满满。
但是,到了中学之后,原本那个阳光自信的女孩不见了。
美国大学妇女协会的一项研究调查了3000名儿童,结果发现,女孩到10岁就已经开始觉醒,并且特别有自我意识。与同龄男孩相比,她们显得压力更小。一旦她们进入青春期,情况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女孩对自己没有多少自信,同男孩相比,她们认为自己没有多少能力,对生活也没有多少期望,对自己不满意的女孩高达70%以上。
科学家认为,青春期女孩自信心下降与她们大脑发育有关。对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共同进行大脑的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和核磁共振发现,女孩大脑比男孩大脑活动的区域更多。男孩更倾向于专注一件事情,而女孩正好相反,她们对每一细节都要考虑。考虑得太多的缺点就是,会形成一个没有主见的自我,一个依赖于别人来替自己做决定的自我。
“由于女孩不同于男孩的生理特点,再加上应试教育在教育评价机制上,把听话、绝对服从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使得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顺从意识。”孙云晓说,“她们更容易从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于是,女孩往往被别人的看法和别人的标准所左右。这致使她们会不停地跌入不自信的泥潭。“女孩子们只要接触时尚信息半小时以上,就开始对自己不满意了。”
据我国多家医疗机构统计,每年寒暑假整形的顾客人数都会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0%~50%,其中90%是女性。
盲目“富养”对女孩伤害更大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大脑色带环绕的脑回活性比男性的强,女性大脑中有很多的血液,即使她们休息的时候也会流过色带环绕的脑回。这使得她们的“怜悯之情”更甚。另外,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情感记忆,她们的记忆与更多的情感材料相联系,亲密情感往往成为记忆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女孩的这个特点,使得女孩比男孩有着更加强烈的情感需求。其实,现在很多城市的父母已经意识到男孩和女孩应该有不同的养育方式,所以有不少人提出了“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理论。
“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误区。”孙云晓说,“如果在没有认清女孩的特质时,盲目的‘富养’对女孩的成长也是有害的。”
正在上大一的阳阳是个“购物狂”,“只要不买东西我就觉得很无聊,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 从小时候起,只要是阳阳想要的东西,爸妈基本都会满足她。
“现在的‘拜金女’越来越多,其实与家长重物质轻情感的养育有关。”李文道说。家长们给女孩子物质满足,在一定程度上能部分满足女孩的心理需求,但是,女孩的情感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因此,过不了多久,女孩就又会觉得有心理需求了,这时父母再用物质满足她,久而久之,女孩对物质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过度的物质化,是对女孩精神的一种扭曲。问题的关键是家长没有给女孩足够的情感关爱,让女孩产生了不安全感。”如果继续一味地给予物质,只会让女孩越来越依赖物质,而且内心总会处于不安的状态之中。
李芷是个中年得女的妈妈,因为来得不容易,李芷对女儿极度宠爱,从小时候起,奶粉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连零食都尽可能直接从国外买回来,玩具就更别说了。
但是李芷有个观点,不能让女儿太黏人,否则不利于女儿独立性的培养。
所以,李芷除了给女儿提供最“优厚”的物质条件以外,基本不陪女儿玩。一次,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春游,要求一位家长陪同,女儿兴高采烈地把消息告诉李芷,并且希望李芷能陪她去。没想到李芷听到消息后马上说:“我哪有工夫陪你去,春游那天我给你请假,你去练琴。”女儿失望地默默走开了。
从那以后,女儿做什么事都不积极,即使是她以前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提不起兴趣,而且脾气也越来越古怪,有的时候半天都不出声音,有时会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
孙云晓说,跟男孩相比,女孩就像美丽的鲜花,她们外表的美丽和柔弱往往容易让人们忽视她们存在的问题。养育女孩就要像养护一盆鲜花一样,安全和物质基础是“土壤和水分”,要让女孩衣食无忧地有尊严地生活着;情感和关爱交流是“阳光和养分”,只有“土壤和水分”,女孩只能是活着,只有有了“阳光和养分”她们才会美丽绽放。本报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朱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