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重庆的保健品市场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水深火热。”6月,润康保健品连锁超市总经理唐江涛对记者如是说……
储奇门中药材市场的对面,类似润康这样的只做保健品零售的店其实还有很多,但生意似乎都不太理想;过往的各色行人其实也很多,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之停下脚步。
润康是一家成立于去年9月的保健品连锁超市店,在医药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唐江涛在开业后,曾经立下宏愿:要在一年之内,在重庆开20家连锁超市。
唐江涛的宏愿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一年300亿的保健品市场,以及当时传言即将出台的“保健品管理新办法”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第八届中国投洽会上透露的信息:年底将出台《直销法》。
唐告诉记者,当时无论他怎么看,2005年都应该是保健品市场开始起飞的一年。然而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一大半,重庆的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保健品管理新办法”和《直销法》也依然一直被称为“即将出台的保健品管理新办法”、“即将出台的《直销法》”。
挣扎在生存线上
“现在保健品做起来真的很艰难,说白一点,大家就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几乎所有的保健品店老板都对记者重复着内容相同的一句话。
以润康为例,润康当初开业的时候,唐江涛觉得以自己的专业造诣以及管理经验,一年之内完成20家连锁店其实是个很容易达成的目标,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来看,润康的零售店数字可能都将止步于3这个数字。
唐江涛告诉记者:“我们店完全是按照北京上海那边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比如我们卖的全是合法生产的优质产品,绝不涉足根本就不合格的性保健品市场,各种宣传手段也到位了。但实际情况还是与我们当初的想象相差太远,你刚才不是一直在问我营业额吗?我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讲,因为我们辛辛苦苦一个月,完成的销售额也就是那么几万元。”
几万元的销售额,去除房租、人工,的确就叫所剩无几了,甚至搞得不好,还有可能亏本。“如果是早两年,一个小店几万元的销售额应该也还可以,但现在不同了,保健品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了。以红桃K为例,以前红桃K卖一盒可以赚10块钱,而现在,卖一盒只赚2块钱,利润薄不说,竞争对手也开始多了起来。看这一带到处都是卖保健品的店,药店、超市现在也都纷纷抢滩这块市场。”
在一种持续的艰难之后,润康只好放弃自己最开始的扩张计划,转向与药店合作,借助药店的卖场,推自己的品牌。
“我们现在与万和药业联合经营,刚刚起步,效果如何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可以肯定能够节省很多开店成本。”
混乱的保健品市场
“要说现在的市场小,其实也不见得,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现在一年300多亿。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大家都吃不饱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太混乱了。”重庆定海医药有限公司的文先生告诉记者,混乱的原因不外乎三点:厂商的无序竞争、销售商的无序竞争以及管理的缺乏。
润康的业务部经理夏大圣告诉记者,“其实保健品市场走到今天这一步,从业人员自己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当初保健品市场起步的时候,市场其实还是很火的,虽然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但仍然造就了红桃K年销售近20亿的神话。”
正是因为红桃K的巨大成功,导致了保健品市场的迅速升温,而危机也在此时开始了。“保健品的科技含量其实是相对较低的,所以很容易被复制,但是在复制过程中,一些不自律的行为就出现了,产品粗制滥造,相互杀价抢市场。”夏称,这样的后果直接就是伤害了消费者,令消费者对保健品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
而销售商在一味追求利润的前提下,更是沉溺于“除了利润什么都不要”的宗旨中而无法自拔。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稍微有点名气的保健品,像“西洋参口服液”、“铁锌钙口服液”之类的,除了闯下名气的本品牌之外,还有好多种不同的品牌,价格也相差甚远。
“现在市场乱得很,但是重庆却没有一个相应的行业协会来规范整个市场。”夏大圣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很期盼重庆的保健品能够成立一个专门的行业协会,通过一些行业自律条例来规范市场,但是遗憾的是,既没有管理部门来牵头,也找不到有类似想法的同行,所以只能继续等待。
多头管理现硬伤
除了市场一片混乱之外,限制保健品市场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上的混乱。
据了解,我国之前对保健品批号的审批一直是由卫生部门在负责,不过到2003年,为了将药品与食品严格分业管理,以避免保健药品与保健食品的混乱,国家将保健品的审批与管理权交给了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之后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在接手之后,也逐渐开始规范保健品的监管。
一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条文,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有权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进行专项执法的专门监督检查组织,并且在当初宣布保健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时,卫生部门已经明确了移交的管理品种,“但是,因为现在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部门对接进行得不是很顺利。”
据这位工作人员透露,重庆的保健品管理工作,其实暂时还没移交过来,“主要还是卫生监督所那边在负责监管。”
如此一来,因为分工不明就给整个市场带来了无数硬伤。一位做保健品批发的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对此真的是很头疼,管理的婆婆实在是太多了。这个部门来,要按药品给你管;而那个部门来,却要按食品给你管,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唐江涛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我们现在推广的是与药店联营的模式,但是推广起来的确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巴南区有不少药店,答应帮我们代售保健品,而且货也上柜了。但是没几天,遇到检查,后来店家不干了,说每个部门都来查,而且要求各不相同,实在麻烦得很。”
期盼管理新法
令整个行业焕发生机的惟一办法也许的确就是7月1日即将进行试行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唐告诉记者,实际上他们真心想在这一行做生意的人,没有一个不盼望“保健品管理新办法”的出台。
此办法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保健品从注册到受理到现场核查的全部工作,都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全部接手。而此前保健品市场的保健功能单一重复,保健品功能仅局限于27种,在新办法中,都将全部解禁,允许所申请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可以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之内的,也可以是此范围之外的。但是,审批的门槛却比以前大大提高,除了要有此前要求的保健食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和保健功能评价报告等,也新增加了一条,要求申请人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
新办法出台以后,以前的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将被严格分开进行管理,以避免药品和食品混乱的现象。
“我们认为,管理办法早就应该出台了,假如在两年前出台,那么现在市场肯定大不相同。”润康保健品连锁超市的业务经理夏大圣指着堆放在墙角的一大堆广告宣传品以及保健品包装纸。“以前因为职能部分分工不清,有的地方会造成重复管理,但有的地方却也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比如明明是保健药品,却注册的是保健食品的批号,对生产厂家的管理很松懈。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与麻烦,常常需要我们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厂家进行考察,对产品进行调查。如果新办法出来,在管理上严格规范,把那些非法厂家直接取缔。产品质量上来了,整个行业也就有救了。”
夏告诉记者,润康虽然现在艰难维持,但是他们对整个市场很有信心。“只要管理开始规范起来,整个市场就会慢慢成熟起来。”
出路抑或挑战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还没获审批实行的《直销法》都将对保健品市场影响深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最著名的直销公司——安利,其200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170亿人民币。”
实际上,安利在国内从事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直销,而是专卖店加销售代表的多层次直销,因为在我国,直销是不被允许的。
2001年,我国加入WTO曾承诺3年内开放国内直销市场,这也是《直销法》出台的整个历史背景。据消息透露,《直销法》将在7月进行审批,而一旦《直销法》正式在我国实行,就将意味着会有大批的国外优秀保健品直销巨头一起涌入。
对国内还在起步的保健品商来说,这的确是个前途未卜的信号。
润康保健品连锁超市的总经理唐江涛告诉记者,“保健品做直销的确是条很容易成功的路子,安利就是最好的例证。《直销法》如果真的出台,的确可以给中国保健品市场带来转机,增加出路。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像安利这些公司,都是经验丰富、奖金雄厚的实力派公司。而国内,就以重庆来说,如果再进来几家专业的直销公司,重庆的保健品销售商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