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企业开始主动出击应对贸易摩擦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五年,广东的外贸总额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是2001年的两倍多;广东被卷入贸易摩擦的企业应诉率也从2001年的44%上升到90%,欧洲及北美地区案件的应诉率达到100%。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公布了这组数据后说,回顾入世五年的经历,可以说外贸大省广东实现了平稳过渡。
商务部10月底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硝烟刚刚散去的中美、中欧纺织品特保争端和依然呈胶着状态的欧盟鞋反倾销案,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不论是鞋还是纺织品的贸易摩擦,广东企业都深受其害。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全省出口产品五年来共遭受1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90起贸易摩擦案件,仅今年上半年就遭遇各种类型贸易摩擦案件16起。
在频繁的摩擦与碰撞中,我国贸易界损失不小,但也收获了很多。
五年来,我国推出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贸易壁垒调查等方面24个部门的规章,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10起,保障措施1起,涉案金额90多亿美元,有力保障了产业安全,受到产业界的欢迎。
与入世前对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一无所知、动辄失措相比,国内企业越来越熟悉并利用WTO规则,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梁耀文说,广东企业正在参与提起8起反倾销诉讼,由于企业的请求有理有据,其中5起已经获得肯定性裁决。
鞋就是一个例证。今年以来,在欧盟鞋类产品反倾销案中,广东和浙江鞋类企业不仅自发组成了应对联盟,多次赴欧洲及时抗辩,而且联合欧洲零售商及消费者组织共同反击。
广东省WTO中心主任陈秋彦说,在今年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程序中,广东有近50家企业、20个行业协会及6个相关部门广泛收集了主要贸易对象设置贸易壁垒的材料,从反倾销、知识产权、检验检疫方面对美国等市场提出了17个问题要求审议。
为美国市场“挑错”,“这展现了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一个成长。”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史苗苗说。
尽管不断熟悉应对贸易摩擦的规则和手段,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竞争优势向高层次的品牌、技术等方面转移,这才是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