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带徒弟,一代传一代,织工艺人的无私奉献促进了织绵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昔日皇家贡品
壮族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农业与手工艺术都较为发达,其中的民族手工艺品──壮锦,更是闻名于世。由于壮锦象征美好,曾被明王朝列为供品,各地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名声渐由国内传扬到国外,许多外国客人到广西旅游时也纷纷购之,或作留念,或馈赠亲朋好友,壮锦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说起壮锦,还有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古时候,大山脚下有几间茅屋,屋里住着一位壮族老妈妈,丈夫死了,身边有3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3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
突然,一天来了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天边去了。原来是太阳山的一群仙女看到老妈妈的壮锦太美丽了,忍不住拿壮锦做样子去了。
老妈妈叫大儿子去找壮锦,大儿子因为吃不了苦,在去东方的途中,一位老奶奶给了他一盒金子,于是他就带着金子到城里享福去了。老妈妈又叫二儿子到东方去找壮锦,老二也吃不了苦,在得到了老奶奶给的一盒金子后,他也到城里享福去了。
后来,老妈妈的3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
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因为仙女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也被带回家中。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一天,老大和老二回村来了,他俩把老奶奶给的金子花光了,成了叫花子。他俩感到没脸见亲人,只好又拖着讨饭棍走了。
这个神话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劳动人民在织锦的艺术创造中,渗透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锦寓意美好的意思,所以有“锦上添花”、“锦绣前程”等人人皆知的成语。锦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尚书·禹贡》中就提到扬州厥篚织贝。所说的“贝”便是一种锦的名称,这说明在商周时代就有锦的丝织物。
壮锦相传产生于宋朝初年。当时壮家妇女中出了一个织布能手,她的名字叫达尼妹。达尼妹织布有个特点,喜欢不断创新。有一次,她为了想出一个新图样来,坐在门口,眼盯着屋檐下的一个大蜘蛛网,冥思苦想,从月出想到月落,又从月落想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整整想了一夜还没有想出来。她正要起身离开时,突然看到早晨太阳的光芒照射到沾满水珠的蜘蛛网上,这时整个蜘蛛网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好看极了。达尼妹灵机一动,立即奔到堂屋把织布机搬到屋檐下,对着美丽的蜘蛛网图案和色彩,用五彩丝线织了起来。她两手上下翻飞,一刻不停,不到半天就织出一块锦缎来。消息传开,各地壮家织女纷纷前来向达尼妹学习。织壮锦的工艺技术就这样在壮族居住的地方流传开来。
历史上,壮锦多有记载。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清乾隆《柳州府志》记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视颇工巧炫丽。”清光绪《归顺直隶州志》亦载:“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郎学织。”清沈日霖《粤西锁记》也说:“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灿然,与缂丝无异,可为褥,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由此可见,壮锦织造历史悠久,并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从明代魏睿《西事珥》得知,壮锦在明代时就已经成为贡品,跃居我国四大名锦之一。
华丽的壮家艺术
壮锦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用品,同时又是一种很富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其工艺的民族性、群众性和实用性,决定了壮锦图案的题材广泛、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特征,反映了壮族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勇敢、爽朗和纯朴的品格。
壮锦题材内容广泛,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鸟兽以及星云月日都是其创作的素材,通过织锦艺人们的想象和加工,构成了情意绵绵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或寓意幸福,或象征吉祥,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愿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壮锦可分织锦和绣锦两类。织锦以细纱为经,丝线作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按成锦人的构思配以不同的色彩。彩色染料取自植物的根、叶、花制成,色彩艳丽。传统的图案有水、云、花、草、虫、鱼、鸟、兽等,还有复杂的双凤朝阳、蝴蝶扑花、双龙戏珠、狮滚绣球、凤穿牡丹、孔雀闹海、鱼跃龙门、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子鹿穿山、水波六耳结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勤劳的壮家织锦人又创造出反映时代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向阳花、英雄花、凤凰花、和平花、民族团结、四大丰收、农林牧副渔、桂林山水、名胜古迹、革命圣地以及民族风情刘三姐、绣球舞、铜鼓舞等多种新花样,使壮锦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壮锦构思寓意深远,图案斑斓绚丽,体现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壮锦喜用重彩,其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富有静穆开朗的情调;如以黄、蓝配置,则更艳丽动人。一幅壮锦,常是几种颜色甚至是10几种颜色配合组成,但由于配置得当,显得斑斓绚丽,多样而统一,对比又调和,古艳深厚,华而不俗。壮锦色彩的运用与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织锦艺人认为:“红配绿,看不俗。”他们要求色彩既艳丽好看,还要经久耐新,把实用与美观紧密结合起来,其特点是以少见多,采用对比、协合,纯朴中见丰富、雅素中见多彩的效果。对比鲜明强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枯木逢春再辉煌
壮锦作为传统的民族用品和手工艺美术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壮族地区,曾经出现过家家有织机,妇女人人能织锦的场面。在民间,壮锦主要用作背带和被面,也有用于烟包、腰钱包、背袋和包袱等,是珍贵的日用品和礼品。姑娘出嫁,织锦被面是不可缺少的嫁妆,并且她们早在十多岁时自己就要为此开始精心织制。她们认为,一个姑娘不懂织锦是最不体面的事情,亲友看不起,小伙子也不喜欢。有了小孩,父母和亲友也必须送去织锦背带,以表示吉利和体面;在歌圩上,姑娘们也常常把自己的精心之作作为表达爱情的礼物送给自己心爱的人,直到现在广西很多地方还保持着这种民族习惯。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壮锦的应用也日益扩大。除背带心和被面外,还广泛用为挂包、提包、被面、床毯、床围、床罩、帐帘、窗帘、台布、坐靠垫、茶几垫、沙发布、枕巾、围巾、服饰、花鞋及壁挂、锦屏等,并成为具有深厚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礼品,产品远销全国及世界各地。
壮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织锦的一个杰出代表,是中国织锦工业的精华,和其他锦种一样,它的发展也走过许多弯路,甚至一度有绝迹的趋势。为了振兴广西少数民族织锦,保护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壮锦的保护工作,先后拨款700余万元支持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建设研究开发基地。作为刚刚转型不久的科技型企业,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也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最大最强的壮锦研发、生产企业。而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也凭借自身近50年专门从事民族织锦的收集、整理、研究、开发的强大优势,开发出百余种壮锦产品,使壮锦产品开始系列化、多样化。自2003年以来,研究所先后把散落在民间的20多位织锦艺人招聘回来,为他们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开展生产和开发,还招收一批年轻工人,通过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织锦艺人,为壮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也为古老的壮锦带来了发展机遇。依托于旅游纪念品和政府礼品,壮锦在对外交往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过去的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每一届都把壮锦带上一个新台阶。作为国家首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壮锦工艺,一定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随着南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