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涌现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部分廉价、劣质材料不断入侵建材市场,从而使建材市场变得“鱼目混珠”。从今年5月初,银川市工商局在辖区内铝材市场进行的专项检查发现,11个品牌中有9个品牌的产品不合格,抽样合格率仅为27%%。
如此差的建材产品,为什么还有消费市场?这些廉价、质劣的建材是如何进入市场的?而每天喊着环保口号的消费者又是怎样接受这种劣质的建材产品的?为此,记者做了简单的调查了解到一些原因。
以劣充优“混”进消费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7年银川市的建材市场约有300多家,部分建材批发市场都是由卖方出价、买方砍价形式交易,商品价格透明度很差,常常会出现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出一大截的情况,从而导致一些消费者误认为商户所售的名牌产品,因为是“总代理”所以价格低廉,这种投机做法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以为商家“薄利多销”自己捡了便宜,其实却不知这些卖出去的产品大都是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货色。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有关部门执法检查部分建材商户往往连生产厂家的委托书或与厂家签订的合同书等手续都拿不出来。
良莠不齐瞒过市场准入门槛
银川市兴庆工商二分局经济检查队队长杨文广说:“部分建材批发商有时为逃避执法部门检查,就利用出租营业执照或购买他人的营业执照,以此来冒充正规大厂家的材料,实际上该材料经检测为不合格材料。”
另外,一些生产企业生产行为极不规范。他们采取欺骗手段,先按国家标准生产一批合格产品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以后却偷工减料大批生产伪劣产品。更有甚者,采用非法手段,购进名牌产品的合格证、外包装等为自己的“败絮”进行包装。杨文广告诉记者,在今年对彩钢、角钢等材料检查发现时,部分是在本地小作坊生产。只不过,其外包装是从外地买的或订做的,检测中发现,小板铁、角钢其抗拉强度、伸长率都不符合正规GB/T700—88的技术要求规定,属不合格制品。
对此,经济检查队杨队长表示,目前银川市建材市场之所以“良莠不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建材市场存在着小作坊加工的产品,其中质量优劣并存;二是大部分从外地购进市内的建材准入“门槛”尚未完善。
“摊位制”销售隐忧大
装饰建材流通业,主要还是依托“摊位制”批发市场。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据统计,摊位制大约占市场流通形式的90%%以上。而摊位制市场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经营与管理相分离,没有强有力的质量与服务的监督制约机制,由此带来的也远不仅指商品质量那么简单,价格欺骗、劣质服务等方面的痼疾也极为严重。
工商人员指出,这种销售方式在质量认证、服务体系和价格定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的需求。
杨文广告告诉记者,由于建材质量鉴别的专业性太强,大部分消费者都希望专业人员可以为自己提供售前咨询、安装维护和售后跟踪服务,但就目前现有的建材批发市场来说,能提供这样完备的服务的企业屈指可数。所以,建材市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的隐忧也在不断地提醒消费者要引起注意。银川晚报 记者寇莉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