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终将过去,人们心灵的伤口也会随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但我们对这次地震暴露的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却不能视而不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此次特大地震灾害能换来全社会对房屋质量的普遍关注,中国建筑史能因此改写,那么这场悲剧获得的警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
震灾警示:谁来捍卫标准尊严
“5·12”汶川大地震浩劫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灾区中一座座坍塌的建筑让所有亲历者触目惊心,久久不能忘怀。据新华社6月19日报道,本次地震倒塌房屋650多万间。这次大地震对于灾区众多的建筑来说,无疑是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破坏性实验,一座座建筑被迫向震怒的大地交出了一份用鲜血书写的质量答卷。面对这场地震考验,质量好的房屋显山露水,一些质量差的房屋也在地震中原形毕露。
地震是残酷的,却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用逝者的鲜血,交纳了这堂课昂贵的学费。正如台湾元宏建筑设计公司的建筑设计师余静女士所述,这次汶川大地震让她感到特别震惊和难过。一场罕见的灾难降临灾区,建筑的表现状况纷繁不一。一方面,是这个地区的地质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所致;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的建筑是在不同标准下建造的,参差不齐的建筑质量也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