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外界看来,超极本只不过是“高端笔记本”而已,但是对于英特尔和PC厂商而言,背后的产业链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完全不同:从键盘、转动轴、电池再到第二代可触摸产品所需要的屏幕、传感器等等零部件与笔记本电脑时代完全不同,新的供应链尚未建立这直接导致了首批产品定价过高。
回忆最初超极本启动阶段,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也表示:在那个时间点很难预测未来6-9个月产业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而在设计产品形态、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准备过程比想象中要更有挑战。由此导致了自去年提出超极本概念到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产品型号有限,价格过高。
以往,作为PC产业的“大家长”英特尔的形象永远是稳健的,而PC厂商之间的腥风血雨都并不影响英特尔。而这一年来,在产业链方面英特尔一改往日背后坐镇的作风,而是冲到第一线与产业链上的各类供应商接触,为超极本的未来做筹谋。在英杨叙的眼里,英特尔和PC厂商的关系也完全超越了OEM与ODM的关系。在超极本这件事儿上,英特尔这位大家长似乎管得特别多。
不久前英特尔在深圳召开了第二届超极本产业峰会,这与英特尔每年一度的技术峰会IDF完全不同,参会的800多个厂商中有80%都是来自于零部件厂商,这令已经习惯于参加技术峰会的杨叙也感到惊讶,“很多人都是坐在过道里的,这些厂商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和英特尔以及超极本这个产业一起合作。”
过去这一年多来,杨叙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去接触这些产业链上的厂商。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超极本似乎是笔记本电脑的升级版,但是其供应链却完全不同,而超极本能否实现更佳的体验,并且将成本逐渐降低,产业链方面的准备至关重要。这对英特尔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杨叙介绍:“从最基本的零部件,到关键的零部件,以及所需要的中间件、界面的开发,包括传统做设备的厂商都需要去顾及,合作的领域一下拓宽了,这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和以往最大的不同。”
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与调试,英特尔似乎逐渐进入状态,“从去年来看,整个超极本在产品形态、制造工艺这个准备过程比我们想象的有挑战,因此去年出来的产品型号有限,价格也过高,”杨叙认为接下来将进入超极本大力攻占市场的阶段,“今年4月份以后,情况有所好转,年底会有超过110款超极本,覆盖各个主流价位段;其中触控超极本会达到40款;到2013年,市场上将有140多种超极本可供选择。届时,除了14纳米技术、触控功能等亮点,更有可变形超极本上市。”
从产品到商业模式,伴随着超极本的进化英特尔自身也在进行着演进,而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在PC时代通吃产业的Intel inside战略也在发生着变化,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英特尔:那就是如何升级Intel inside战略。
Intel inside 2.0
英特尔在超极本上的积极不仅表现在打造产业链上,作为超极本的提出者英特尔除了深入幕后,也再次走到台前:在前期超极本概念的普及宣传中英特尔比其他PC厂商的投入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