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制造业企业的欺诈总发生率大幅上升,高达87%。而令人惊异的是,内部欺诈现象继续升温,高达三分之二(67%)的企业都受到此方面的困扰,较去年的60%又有所上升。
“全球很多企业已采取措施应对众多来自外部的欺诈威胁,从而降低了欺诈行为的总发生率,这是令人鼓舞的迹象。”Kroll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Tom Hartley表示,本年度的全球反欺诈调查表明企业必须继续对内部欺诈威胁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和机密电子数据的保护。
信息被窃取的威胁正在成为全球的问题,新技术使金融或宝贵的智力资产更容易传输和存储,但也更容易被窃取和转售。根据上述调查,30%的公司表示易被盗取的信息和IT系统的复杂性等都是他们面临高风险的首要原因,而来自内部人的威胁远远高于所谓技术超群的黑客们。
欺诈发生率较高
在中国的一些企业,情况也很糟糕。今年10月,佛山某针织公司负责人发现该公司加工针织布料的成本高居不下,仔细翻查公司的成本架构,发现针织原材料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经向同行和市场供应商了解,其公司采购的棉纱、涤纶丝原材料明显高于市场价,指定的数家供应商供货价偏高。
最后调查发现,该公司负责人的亲戚蔡鑫(化名)利用自己原材料采购的职务便利,大肆收取供应商“回扣”,甚至自己设立公司以每吨高于市场价1000元的价格供应原材料涤纶丝,累计非法牟利280多万元。
对于不少中国企业来说,员工贪污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像上述针织企业员工那样拿回扣。
如何应对这些“暗箭”?上述报告建议,首先向自己公司内部法律顾问咨询,了解如何展开调查,需要哪些,继而收集并保存潜在的证据,如该雇员自任期后的任何纸质合同条款数据,如发票、收据、账单、交货确认等。同时公司财政记录上的数据分析也许会对找出被偏袒的卖家供应商有所帮助,而当有确凿证据指向受牵连的雇员,可以展开资产跟踪行动等。
在中国受到贪污腐败问题困扰的同时,本次调查却显示美国和英国的反腐败措施已经颇有成效。比如,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收到了成效:腐败行为发生率已从19%下降至11%。
实际上合规管理除了是妥善履行对其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改善内部管理控制,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Kroll Advisory Solutions 亚洲区的高级执行董事Tadashi Kageyama表示:“企业必须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反欺诈和反腐败工作,若疏于防范,在欺诈事件发生时,就可能遭受重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