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国产手机商开创了新品牌,这次是中兴通讯。日前中兴正式推出新品牌nubia,按照执行副总裁何士友的说法,该品牌定位在“缩小与三星差距的产品”,而其价格则会与H TC手机相匹配,使用独立品牌,不会附带中兴通讯的LO GO。
从推出nubia,不难看出中兴的焦虑。按照京东的报价,目前中兴最高价的机型为1999元的U 985,与之同属TD -SCD M A制式且配置相近的三星I9308则报价3899元。相比较下,三星的屏幕稍大,所用的核心处理器业内公认略胜于U 985的nVidia Tegra3,其余差别则主要集中在品牌和外观上。两者差价为1900元,相当于又一部U 985的价格。
这不仅是中兴的焦虑,同时也是包括华为、联想在内的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焦虑———相同的底层Android操作系统,同样的硬件配置甚至更好,为什么价格就是要比三星、索尼这些国际化品牌低一截?据咨询机构赛诺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3000元以上的手机完全被国际化品牌“垄断”。
如果放在智能手机刚刚进入市场之时,这种“低人一等”的日子依然能过得很有滋味——— 硬件升级周期较长,竞争没那么激烈,毛利率也高。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按ID C统计数据,中兴手机三季度出货量为750万部,同比增长82.9%,但中兴通讯整体却巨亏17亿,手机并没能起到利润奶牛的作用。
这一切让nubia的诞生成为情理中事。但是,纵观中兴公布的新品牌战略,除了一些定位和口号外,我们并没能找到特别的亮点来扭转这一局面。既然如此,nubia究竟有多少胜算?
看看历史。2000年前后,老一辈国产手机商们就曾动过推新品牌的脑筋,例如波导的多易随和TCL的蒙宝欧。他们以手写手机或奢华女性手机作为新品牌立足点,原本是很好的尝试。但在运作中,人们发现这些子品牌除了价格高外,无论管理思路、营销手段,还是店面陈列、渠道模式,和主品牌没有任何差别,经销商也是同一套班子。在后来国产手机第一次坠入冰窖时,这些新品牌迅速没落,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