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枸杞产业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25-01-20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次
1月19日下午,中宁枸杞产业论坛在北京前门建国酒店群星厅举办,来自枸杞产业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宁枸杞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此次会议全方位展示了中宁枸杞的独特风采和产业发展的显著成就。中宁县副县长伏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强调,中宁作为宁夏枸杞的核心产区,拥有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宁县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包括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同时加快构建产业标准、绿色防控、质量检验、产品溯源“四大体系”,推进现代枸杞全产业链条聚“链”成势,新质生产力向“新”发力。
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包晓燕在推介中宁枸杞时表示,中宁县持续深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共享发展模式。今年,早康、杞滋堂、永寿堂等公司已与农户和合作社合作种植了5.5万亩枸杞,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和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此外,中宁县还整合了1亿余元资金,从种植、加工、科研、营销、品牌等多个环节给予经营主体支持补助。目前,中宁县已建成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枸杞加工城,积极推进枸杞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拥有枸杞加工企业12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4家,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玺赞”“杞滋堂”等自主知名品牌80个,占全区知名品牌总数的70%。
针对市场需求,中宁枸杞不断适应并引领市场趋势。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创新,已研发出枸杞酵素、枸杞糖肽等20种科研新品,枸杞及其精深加工产品达到十大类120余种,拥有自主专利8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多项专利如枸杞原浆、枸杞清汁、枸杞果酒、枸杞糖肽等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杞滋堂更是以每月至少两款、每年50款的速度进行新品开发和老品升级,从干果枸杞到传统枸杞原浆,再到超微粉碎枸杞原浆,不断满足更多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中宁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李琼介绍了中宁县在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枸杞+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成果。他们以枸杞文化为载体,聚焦中宁蒿子面、黄羊钱鞭、剪纸等独具特色的非遗和民俗文化,通过音乐、小品、舞蹈等艺术形式创作了“红枸杞”文艺精品,并打造了黄羊钱鞭舞台剧等,让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宁枸杞文化。此外,中宁县还打造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包括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杞滋堂健康体验馆、天湖生态旅游区等,并创意开发了一批枸杞康养生态民宿。在县区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和规模以上酒店中设置了枸杞康养中心,增加了枸杞宴、沙疗、盐浴等康养服务项目。同时,开发推广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主题线路,将枸杞种植基地、枸杞交易中心、枸杞药用研发生产企业等资源纳入全县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观光旅游中亲身感受中宁枸杞的魅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张志杰的发言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她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宁枸杞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强调了中宁枸杞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应用前景,为中宁枸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枸杞产业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枸杞产业的科技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市场拓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为中宁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在品牌营销论坛环节中,主持人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特别节目中心主任任民、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包晓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张志杰等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宁枸杞的品牌营销策略。他们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中宁枸杞与文旅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宁枸杞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主持人宣布中宁枸杞产业论坛圆满结束。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宁枸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也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宁枸杞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