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做干洗纽扣实验。将干洗纽扣放入容器,倒入水、石油干洗剂、四氯乙烯浸泡。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冬季是干洗店的经营旺季,不少市民会将西装、大衣等特殊面料的衣服送去干洗。送去干洗店的衣服是干洗的吗?会不会“被水洗”?近日,记者将10件衣服送往全市范围的10家干洗店要求干洗,取回发现有6件是水洗。
“全市目前有干洗店1400余家,只有300余家属于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它们的行为可以受到约束,但其他1000余家行业协会无权管理。”陕西省洗染协会副会长李建斌说,毕竟水洗的成本要比干洗低很多,对于普通衣物消费者难以辨别干洗还是水洗。再加上监管不力,很容易出现“假干洗”。
“城中村、路边的许多小洗衣店不具备干洗能力,设备多为报废的‘空壳’。”李建斌说,一家正规洗衣店排污、防火、环保标准都要达标,而且洗衣店需要三相电,必须向供电局申请,一般的小店是不具备的。
实验
方法1:口袋放卫生纸实验:将一张卫生纸装入衣服口袋送去干洗店,取衣服时卫生纸不见了。
分析:衣服送洗后,工作人员会对口袋进行检查,取出异物。此外,干洗剂属液体,卫生纸浸泡后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结论:此方法无法辨别。
方法2:口袋放橡皮筋
实验:将橡皮筋分别浸泡在四氯乙烯干洗剂和石油干洗剂中30分钟后,四氯乙烯中的橡皮筋失去弹性,石油干洗剂中的无变化。
分析:市面上的干洗剂普遍为两种,四氯乙烯干洗剂或石油干洗剂。四氯乙烯和橡皮筋产生反应,造成皮筋失去弹性;石油干洗剂较为柔和不会和橡皮筋产生反应。
结论:水和石油干洗剂都不会使橡皮筋有变化,此方法依然无法判断。
方法3:干洗识别纽扣
实验:将一颗干洗识别纽扣放入盛有半杯清水的纸杯中,浸泡仅10秒钟,颗粒成为糊状,浸泡半小时,颗粒消失。将纽扣分别放入四氯乙烯干洗剂和石油干洗剂中,浸泡1小时,颗粒无变化。
结论:此方法可识别是否干洗。
知道一下
干洗识别纽扣的发明者是一个名叫尚文坤杰的湖北女孩。她的母亲开了10年干洗店,2008年,上初三的尚文坤杰在网上查询发现,2007年干洗纠纷投诉量高居榜首,就琢磨着发明一种干洗识别物。经研究,她找到了一种特殊物质,“在水里浸泡10秒钟,这种颗粒就会成糊状,时间更久一些颗粒会消失。而干洗剂中浸泡颗粒无论多久都不会变化。”尚文坤杰说,“扣子是金属表面,上面有透明塑料组成的观察口,可以看到里面的颗粒。配用铆钉固定在衣服上,只有将纽扣破坏才能取下来。纽扣是耐高温的,熨烫也不会影响到颗粒。”该发明屡次斩获各种科技创新大奖,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行业内幕
店老板:店内干洗机是“空壳”
“目前市面上的干洗机为四氯乙烯干洗机或石油醚干洗机,对油渍的处理能力都较强。”陕西省洗染协会副会长李建斌说,“正规的洗衣店大多是按衣服标识洗衣,当然不排除个别店铺为了蝇头小利‘假干洗’。”
面对调查结果,一家承认自己“假干洗”的店老板郭女士向记者道出了行业内幕。“一家干洗店最少要一台干洗机、水洗机、烘干机、蒸汽发生器、烫台,再加上相应的辅助设备和店面费用,一家小规模干洗店的投资在7万左右。有的商家为了减少投资,购买的是二手干洗机,或是报废的,店铺里放的仅是个空壳。”郭女士说,即便有一台合格的干洗机,店家也很少启动。毕竟水洗的洗衣成本要少很多。
记者去送洗衣服时注意到,店里的干洗机很少有处于开启状态的。此外,洗衣设备上是不允许摆放任何杂物的,消费者要是看到在设备上堆满了杂物的洗衣店,就得留个心眼。
“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三分洗七分熨。”郭女士说,一般送到干洗店的衣服都比较名贵,一般不会太脏。干洗的特点是去油渍能力强、去污渍能力弱,水洗则是相反。衣服送过来,通常先处理油渍,然后水洗。衣服缩水了不怕,只要不是特别严重,通过熨烫就可以恢复。洗衣服谁都会,而且又是机洗不存在技术问题。这个行业主要在熨烫上下工夫,技术好的人即便衣服水洗缩水严重,经过熨烫后外行根本看不出来是水洗的还是干洗的。
发明干洗识别纽扣的尚文坤杰,她的母亲曾经营过干洗店,她对干洗行业的“潜规则”非常了解。“干洗只是把水换成了另一种液体,干洗剂。利用干洗剂将衣服上的油垢和污渍萃取出来。”
记者送去干洗的10件衣服中有两件衣服干洗后纽扣颗粒虽无变化,但油渍、污渍仍未处理干净,尚文坤杰道出了“潜规则”:“干洗剂可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将含有污渍的干洗剂蒸馏,使其变得清澈干净,便可再次使用。”尚文坤杰说,干洗剂的蒸馏要数十个小时,费电费时。一些商家为减少成本,会将干洗剂反复使用十多次,实在脏得不行才进行蒸馏去污。这样的脏“水”怎么可能把衣服洗干净。
- 1
- 2
- 上一页
- 下一页